临沂经济网 >> 教育 >> 浏览文章教育频道
临沂汤庄实验学校•德育||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 做时代新人
梨花风起,又至清明。
2020年的清明节,
因新冠肺炎疫情余波未尽,
学校对“现场祭扫”按下“暂停键”,
师生们以线上祭祀、线下实践等方式,
缅怀革命先烈及牺牲在抗疫一线的英雄,
变的是祭扫方式,
不变的是文化根脉......
网上祭英烈
全体同学积极参加“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活动,通过网络祭奠英烈,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追思。
少先队员们为英烈献花。
进入英烈纪念馆查看英烈事迹。
进入陵园祭扫。
浏览英烈的简要事迹,向英烈献花、留言、祭奠,向革命英烈表达崇敬之心、感念之情、传承之志。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成;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一个节日,更连接着过往与今天,标注着奉献与感恩。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清明节更显得深沉,疫情当前,我们虽不能亲自祭奠扫墓,但我们却能通过线上向革命先烈们和逆行的英雄们表达敬畏之情。
敬畏生命 致敬逆行者
有些战斗
听不见炮火,却听得见冲锋
有些战场
看不到硝烟,却看得见牺牲
东去春归
我们得以再次拥抱暖阳
然而一些人却没能穿过黑暗
永远留在了冬天
他们是
用生命守护家园的英雄和烈士
他们是不幸被病毒感染的同胞和亲人
这些离去的背影
终将成为我们接力前行的力量
观看红色电影
一个个英雄撑起了民族的希望,一位位先锋开拓了国家的前途。他们的精神支撑着一代代中国人承前启后、接续奋斗。他们永远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永远是最闪亮的坐标。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队员们要铭记这些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而无私奉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学习英雄,致敬英雄!
从反抗封建压迫,到对抗外敌入侵,再到解放全中国,多少仁人志士抛家舍业,疆场撒热血,献身革命事业。他们是新中国的缔造者,虽时过境迁,但他们的贡献不容忘记。没有他们昨日之慷慨,就没有我们今日之幸福。 每一次对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唤醒人生意义的自我点名;每一次对英雄的缅怀,都是一次砥砺使命责任的郑重宣誓。
节气知识 积淀于心
节气镌刻着农耕文明的印记,跳动着传统文化之脉的精神符码,是滋养国人心灵的精神家园。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传统节日,请孩子们读一读,将这些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哦!
清明节气
清明是一年中的第五个节气,时间点在公历4月4日——6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古人认为,此时万物欣欣向荣,天气清澈,景物明晰,所以叫“清明”。到了这个时候,我国多地日平均气温已经超过12摄氏度,大地一片春意盎然,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特别适合踏青出游。黄河流域及以南的地区几乎不再下雪,降雨略有增加,空气变得潮湿,雨后的天空能够见到彩虹了。“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说的正是这点。据统计,就全国而言,清明是春季节气中气温升幅、日照增幅的“双料冠军”,但降水增加并不显著,我们从小便熟背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其实更符合江南的气候特色。北方仍是干燥多风,四月沙尘天气的次数占到了全年的三分之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田里的农民迎来了播种的大好时节,此时是南方作物生长的旺季,需要大量水分,清明的雨水刚好满足了这一需要。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和扫墓的日子。传说,在春秋时代,晋国国君的儿子重耳为躲避追杀,在臣子介子推等人的帮助下逃到了国外。他们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东西吃,此时的重耳还一心为百姓着想,这感动了介子推,他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烤熟了给重耳吃。
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终于回国做了国君。他给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惟独忘了介子推。经人提醒之后,他非常过意不去,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谁知道介子推早就带着老母亲躲到绵山里去了,重耳带人搜山,也没能找到他们。有人提议放火烧山,重耳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适得其反,把介子推母子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重耳非常后悔,把他们葬在柳树下,为忌烟火,他命令全国百姓每年的这一天都不得点火做饭,并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重耳第二年又率领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华
二候田鼠化为駑
三候虹始见
桐始华:梧桐花在这时竞相开放,白中带粉,粉中带紫,花团锦簇,争奇斗妍。梧桐花在中国古诗词中象征着高洁的美好品质、忠贞不屈的斗志和悲伤的离情。
田鼠化为駑:鴽,古书上指鹌鹑类的小鸟,样子像鸽子,但比鸽子小。田鼠化为鴽实际上是古人对周围的景物观察不够仔细造成的误解。清明时节,地里的田鼠为了躲避刺眼的阳光而躲到阴暗的洞穴里,而喜爱灿烂阳光的鴽却从洞里钻出来享受着大好的春光,古人就误认为,进入洞里的田鼠出洞后就变成了小鸟,即鴽。
虹始见:清明时节雨过天晴后,我们经常会看到道道彩虹。清明时节雨水较丰沛,下雨后,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滴,他们就像三棱镜一样,一部分太阳光经折射和反射而形成在雨幕中的七种色光,就形成了美丽的彩虹。
清明民俗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被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在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创编清明节日小报
祭祀,是一种形式,是对前辈的怀念与尊重;文明是一种风尚,是这时代的进步和体现。全体师生做文明祭祀的带头人,用积极向上的活动体悟传统。
追思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铭记是为了汲取前行的力量,传承才是最好的祭奠和告慰。经历疫情考验,我们更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英雄精神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力。“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让我们趁着阳光正暖,祭扫心灵,迎接明媚的春天。(文案:张燕燕)
【责任编辑:育博】
下一篇:李官镇向阳河小学组织师生参加线上默哀仪式
- 08-31换电版出租车落户临沂了!
- 04-14临沂片仔癀体验馆恭祝鑫瑞
- 12-17团结协作 开拓进取 打造
- 06-02《冲锋号》系列党员教育微
- 11-10战在“疫”线——华苑社区
- 09-24山东省园林绿化行业第二届
- 02-26长河九赋·2023临沂沂
- 06-28奋进新征程 一起向未来!
- 10-27强实力增活力聚动力 山东
- 03-27“乘两会春风·谱发展新篇
- 09-01绿动沂蒙,慧换未来!国网
- 04-02郯城:大学生姚成双房顶上
- 11-17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加速
- 05-31相荣涛会长带队参加山东省
- 09-25“甜猕长城 果香兰陵”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