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经济网 >> 教育 >> 浏览文章教育频道

培育学校文化的“生长力”

2020-11-9 18:56:45 来源:临沂经济网 临沂经济网

      我校是地处临沂市兰山区西北角的一所偏远乡村中学。在我担任校长之前,学校就将“桥文化”确定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但缺乏系统的设计和一以贯之的文化灵魂。于是,我和教师们一起对学校的楼宇、道路、门牌进行了命名,重新设计了校徽,使其全部蕴含“桥文化”的含义。同时,在专家的帮助下,我们进一步理清了办学思路——守正创新,攻坚化桥。

      学校文化是一种价值认同。那么,学校文化如何与办学理念相融通,赋予学校文化旺盛的生长力,产生影响学校教育环境、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力量?有一位老教师说:“让老师们深深扎根在乡村教育这片沃土上,做立德树人的搭桥之师。”一名学生说:“我们踩着老师们用脊背搭起的‘人桥’前进,力争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我们汇聚师生的智慧和思考,最终确定“化桥”文化为学校文化。

      不论从哪一方面讲,乡村学校与城区学校都有差距。如何让教师们愿意扎根乡村教育这片沃土,做学生成长之桥,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就学生呢?学校开展了月度及年度“身边的十大榜样”评选活动。学校用喷绘展板的形式,把当选教师的照片和事迹在校园里展出,进行广泛宣传。年终,在全校师生及家长参加的大会上,当选“身边的十大榜样”的教师披红戴花、上台领奖。在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掌声中,优秀教师感受到了做教师的幸福。不仅如此,每个月末,我带领校领导班子成员一起把本月过生日的教师召集到一起,搞一个简朴的生日聚会,祝福教师们生日快乐。每年都有一批老教师退休,我和几位校级干部一起把本年度退休的教师召集到一起,开一个简朴的座谈会。重阳节,我还带领校领导班子成员一起走访退休教师。

      学校积极发展多种社团,引导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发现特长、发展特长,让社团成为学生的进步之桥、发展之桥、成功之桥。

      两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创办了“心之桥”文学社,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辅导学生,使90余名热爱写作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一年多的时间,学生们在报刊及网络媒体上发表作品270余篇,其中有17名学生加入临沂市作家协会。

      青年女教师姜自波酷爱创客活动,她与几名同事创办了创客社团、机器人社团、3D打印社团。她带领的90余名学生在临沂市兰山区中小学创意素养能力竞赛中大显身手,全部获奖;学校也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女教师杨晓欢酷爱非遗,就联合3位教师创办了折纸、绘制京剧脸谱等社团。在她们的精心指导下,学生们的作品多次在媒体上发表。

      教师刘洪申酷爱书法,姚鲁卉酷爱音乐。在我的建议下,这两位教师组建了书法、舞蹈、竖笛等特色社团。短短一年时间,部分书法社团学生的作品被学校校史办收藏;舞蹈、竖笛社团的学生在学校的文艺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才艺,赢得了师生的掌声。

      如何为学生搭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桥梁?学校根据乡村中学办学实际改革课程和教学,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立交桥。

      学校自2017年秋开始打造“智慧课堂”,让学生愿意学习、善于学习。为提高智慧课堂的有效性,我和教师们探究出了“361”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为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我们成功申报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项目领衔实验学校”这一国家级区域性实验项目。同时,开展基于“低重心教学策略”下的“化桥课堂”探究,逐步完善由“化桥课堂”“化桥德育”“化桥体育”“化桥美育”“化桥劳动”等构成的化桥课程体系,全面提升乡村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其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学校积极搭建方便学生走出去的桥梁,让他们走进社会大课堂。我校地处蒙山腹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大青山胜利突围战纪念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等与学校近在咫尺;临沂是著名的智慧物流城,小商品批发城闻名全国。这些活生生的教材都是让学生接受红色教育、沂蒙精神教育的好载体。每个月末,我们都会组织全校54个优秀学习小组的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革命老区带来的巨大变化。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到兰陵农业科技示范园、临沂大学东朱汪有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体验学习,让学生开眼界、长见识。

      培育学校文化精神的过程既是我们发现和思考教育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和教师们对学校文化内涵以及学校文化的力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作者单位:兰山区临沂新桥中学    姓名:全宗旭    职务: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责任编辑:育博】

上一篇:临沂金盾小学第二届“校长杯”教职工篮球赛开赛了
下一篇:临沂新桥中学:“推门听课”教研活动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