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经济网 >> 文旅 >> 浏览文章文旅频道

陌生•断裂•无我•大我 ——《诗路思语》诗集研讨会 现场文字整理稿

2024-9-21 11:19:28 来源:临沂经济网 临沂经济网

      各位领导、专家、诗人、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诸位 ,将周末的休闲转化为诗路思语 的源头 ,这不仅是作者的荣耀更是文坛上的一件喜庆, 我受 主办方的委托, 主持这场文学盛宴 ,对诸位的到来表示诚挚 的谢意。

      首先请允许我以主持人的身份, 向各位嘉宾介绍与会的领导和专家,介绍到谁,请站起来,让我们一睹男士的风采, 女士的芳容 ,他们是: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技师学院原党委书记、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首席专家冯增田; 临沂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于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临沂作协主席张岚; 本次研讨会的主办方之一, 临沂大学文学院院长周忠元; 青岛文前兴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岛临沂商会副会长高文前; 山东省作家协  会会员、 临沂市作协原副主席、诗人瓦刀; 中国作协会员、 临沂作协副主席、临沂市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诗人轩辕轼轲; 中国作协会员、临沂市诗词创作委员会主任、诗人刘存玲; 中国作协会员、沂河新区作协副主席、诗评家雁阵; 编辑家、诗人张斌; 临沂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文营; 临沂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也果; 临沂大学文学院讲师邢斌; 临沂大学文学院讲师宋桂花。对上述评论家和诗人的到来, 我们用掌声  表示欢迎。

       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刘广泉; 临沂市老体协朗诵专委会主任红暖; 临沂市作家协会朗诵委员会副主任蒋凤东;齐鲁晚报临沂融媒中心政教部主任李明强;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临沂站站长张晓飞; 临沂业之峰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希宝; 山东棠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艳涛; 临沂鼎天名品商贸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曹佃欣; 山东福瑞德国际会展集团副总经理、工会主席郭玉东。

      下面是本次研讨会的主人,《诗路思语》 的三位作者 , 上部的作者赵元平,中部的作者赵京伟,下部的作者赵京刚。 对诸位的到来我们一并用掌声欢迎。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 研讨会一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朗诵家们朗诵诗作  中的名篇;第二阶段请作家、评论家发表你自己的艺术高见, 第三阶段请作者发表感言致谢。

      现在会议第一阶段 ,请临沂市作家协会朗诵委员会副主 任蒋凤东, 朗诵赵京刚的诗歌《仅有一次》

      美好的时光仅有一次 ,就像傍晚升起的焰火 ,在高空绽  放, 光彩耀眼, 迅速消烬在天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曾希望 , 有一年,有一天,甚或,在一个晚上,升上深空,尽情绽放, 即使黎明出现在东方, 天上没有一丝云彩的模样。

      请临沂市老体协朗诵专委会主任红暖, 朗诵赵京伟的诗歌《种一株相思等你》

      又是三月, 杏白桃红 。掬一捧春色, 煮一壶清明, 邀东 风作伴, 唤醒柳绿草青, 思念, 涌上春的眼角眉梢儿。拧一 枚柳哨, 吹曲童谣 ,采几朵桃花藏进你写的诗里 ,这个春天就会变得芳香四溢。满坡的春色里, 我在等你 ,桃花染红了 你的脸, 浅笑盈盈春风拂面, 是我心目中最美的画卷。簇拥 在春光里相视不语, 阳光和暖醉在心田 ,拈一枝桃花簪在你 的发间, 春风十里不及你的容颜, 若山风能唤醒一段记忆, 那么每一次的风吹花落 ,都会讲述你的故事, 每一次的花开 花谢 ,都能嗅到你的气息 。雨打湿花瓣, 留思念在枝端, 结 一树湿漉漉的遗憾, 凄婉如唐诗宋词里的眷恋 。因为你, 我 偏爱着春天 ,爱春天里的花草和蓝天 。因为你, 我爱在春天 里播种 ,种花种草种思念。种下诗行连同你的名字, 然后温 一壶老酒, 在烟雨俱静的小院等你。春天花开, 阳光很好, 我知道。你会来, 你来时, 花正开!

      有请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朗诵家协会理事刘广泉, 朗诵赵元平的诗歌《生活万岁》 :

      那些没有工作没有方向的人 ,那些怀揣梦想处处碰壁的 人 ,那些个性鲜明棱角锋利的人 ,那些宇宙太小内心太大的 人, 来吧, 来到这个大家庭, 你在这里找到了“家人”, 手拉 手, 肩并肩, 心暖心, 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你面对着 未来呼喊: 平台万岁! 那些内心空虚很少梦想的人, 那些知 识结构缺陷明显的人 ,那些看不清远方迷迷茫茫的人 ,那些 想攀高峰身手不捷的人, 来吧, 来到这个大熔炉 ,你在这里 找到了同学、老师, 一次次头脑风暴刮过, 一次次凤凰涅槃 重生 ,你面对着道路呼喊: 学习万岁! 那些烈日炎炎汗流浃 背的曝晒 ,那些雷电交加风雨如晦的晚上 ,那些冷然拒绝委 屈痛苦的泪珠, 那些拔下针头又上战场的果决, 奔跑吧, 不在客户那里 ,就在去客户的路上, 当客户信任地签下百万大  单,当怀抱鲜花手举奖杯的时刻,你面对着内心呼喊:拼搏万  岁!那些由虚空变得充实的人,那些由自卑变得自信的人,那  些由弱小变得强大的人,那些由失败走向成功的人,前进吧, 这里会改变你, 改变一切 ,你的瓶颈会变成桥梁 ,你的迷途  会变得光亮,当你回望来时的路,你想起了托尔斯泰的名言, 生活是最伟大的老师, 你面对着人生大声地呼喊:生活万岁!

      声情并茂的朗诵, 将我们从纷扰的现实带入诗的意境, 这是一份难得的宁静 ,尽管非常短暂 ,但也是一次高层次的 尝试, 其实古人告诉我们 ,越是优秀越是好懂的诗 ,越是容 易上口, 唯有那些孤傲的诗作 ,难以转化为常人之情 ,所以 我们有 N 个理由感谢诗人赵元平、赵京伟、赵京刚 ,同时也 感谢三位多才多艺的朗诵家。

      研讨会进入第二阶段 ,各位专家 ,各位评论家 ,各位诗 人发表高见。其实临沂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是一个不可小觑 的存在,10 年前那时候我还在山东文学社的时候,到北京参 加一次会议, 北京的诗人作家发出一声叹息, 一声感叹 ,他 们说当代诗歌应该看山东, 山东诗歌应该看临沂 ,这绝不是 空穴来风 ,是大数据时代给出的答案。临沂诗歌之所以成为 中国诗歌界的翘楚 ,是因为有三个数据决定, 第一个是临沂 诗歌有庞大的诗人群体 ,这个市民诗人的庞大量在全国范围 内无与伦比; 第二是它的高质量诗作, 第三个是拔尖的诗人 在首都师大做住校诗人的习惯。三个数据决定了临沂诗歌走 到了全国的前列。评论家们曾经这样说 ,一个小小的只有 1 ,000 万人的临沂市, 他的诗歌整体装备水平和层次超过了一 个湖南省, 大家可以从网上查得到 ,这其中就有在座的诸位 诗人, 其中就有诗路思语的三位作者 ,尽管这三位作者在临 沂庞大的诗歌群里面应该是冰山一角 ,但是一滴水可以反映 太阳的光辉 ,那就让评论家们帮我们解析剖析这滴水。下面 有请临沂大学文学院教师、评论家王文营教授发言。

      王文营:  《诗路思语》是临沂诗人赵元平、赵京伟、赵  京刚的诗歌合集, 分上中下三卷, 上卷是赵元平的诗歌《我  把生命交给了你》 、 中卷是赵京伟的《种一株相思等你》 、 下卷是赵京刚的《白云远去》,能够出一本合集,除了熟识、 亲情、地域的渊源之外,三个人的诗歌一定也有共性的地方, 首先是家国情怀 ,对国家、 民族有很强的担当意识 ,都用诗  歌抒发对祖国、沂蒙精神、红嫂等精神符号的敬意 ,对善恶  美丑有着很强的边界感; 其次三人都是来自农村, 却在老家  之外的县城、城市工作了几十年,对故土有很强的乡土情结, 对故乡的山水草木、亲情爱情体现出一种执念: 很深很强烈  的眷恋之情; 第三是很老实地固守古人诗缘情的存在模构。 这是我对三卷诗歌整体的感觉。

      有相同的情感存在 ,未必走在同一条诗歌的路上。个人  的秉性和生活色彩塑造了诗人诗歌的差异性。赵元平的诗歌  比较“收 ” 。这个”收 ”,就是语言的节制和文字的凝练 ,追求的  是蕴藉和含蓄 ,体现了语言的张力和意味的悠远绵长。做的  是语言减法路子,甚至整首诗歌都很短小,比如《碗筷话题》 《打铁》《碾》《脚》《鞋》《脸》《泰山》等 ,有一首《老教师》很明显地体现了这种“收 ”,在不说中仿佛蕴含了许多: 冬雪/落在他头上/秋霜/凝在他鬓上/夏雨/流在他的额上/春  风/来自他的口上。

      几个特写性的镜头却呈现了老教师一生的用心和投入, 蕴含丰富 ,体现的是简洁和灵动。这让我想到了臧克家写农 民坎坷一生的诗歌《三代》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 里流汗; /爷爷/在土里葬埋 。借助“土 ”这一个意象却包含了 农民一生与土地打交道的苦处。有意识追求这种诗歌趣味的 是另一位山东诗人孔孚, 孔孚的诗歌减而又减 ,追求大幅度 的空白感。我想赵元平的诗歌体现了这样的美学趣味。

      赵元平诗歌的另一个诗歌特色是有“势 ” 。这个“势 ” 当然 有气势的意思, 更有回环流荡的意思。我想说的是他诗歌的 律动感。赵元平有一半的诗歌是为歌词而作 ,文字是晓畅流 动的, 情感上是奔放浓烈的, 形式上比较注意句式的整齐、 押韵和回环往复。这大概与歌词的独特性有关。

      中卷是赵京伟的诗歌, 书名是《种一株相思等你》 。赵 京伟的诗歌有一种很柔曼的气息, 喜欢用一个片段、一个场 景表达着对生活中的女性的某种情怀 ,很舒缓、轻盈, 带点 儿忧伤, 却并不失落 ,对女性抱有近乎神的姿态 ,有一点席 慕容诗歌的影子 ,赵京伟的内心或潜意识中有对知识女性莫 名的仰慕情结 ,甚至写自然中的物事也用女性的脸、女性的 眼、女性的笑意去做形象化的叙述。你比如天空是大地的新 娘/云彩是新娘的衣裳/雨是新娘相思的眼泪/飘洒到大地上 (《天地缘》)春夜都开黑色的披肩/包容世间万般温软(《春夜》 ), 喜欢用意象强化这种情感的美好和形象: 你  是那 溪边最早知春的杨柳/你 是那山顶霜后如花的枫叶/你 是那 荷塘婷婷的夏莲/你 是那山崖幽静的兰/我走不近你的春天/ 也走不出你的秋季/我是大漠里/被风干了的那株沙枣树/站 在风里守望( 《读你》 ) 当然他的这片相思不仅仅是爱情、 也包含着亲情、友情和故乡情。

      下卷是赵京刚的《白云远去》, 隐含着对美好和逝去的   伤悼。赵京刚是对故乡的山水草木、 山景花色饱含情意 ,他   是写出他观察和体验到的景物, 让你感受其中的美意, 画面   感很强、意境很清亮。写蒙山、燕子 ,槐花谷、蟹爪兰, 写   五月的夜, 写麦子熟了, 写初冬的溪水, 写山崖上的荆棵   花 … … 眼中只有山水草木美景的沉醉 ,是对故乡情感的单纯, 文字是干净的、 明丽的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谈到“清奇”是   这样说的: “ 晴雪满竹, 隔溪渔舟 。可人如玉, 步履寻幽 。”   他是这样写的:故乡/起伏的岭岗/河谷茂密的白杨/清澈的山   涧小溪/日夜不息地流淌/盼望着/盼望着我归来/像春天的燕   子一样/将我们相聚欢乐的歌声/洒遍故乡的晴空林莽( 《我   悄悄离开你》)他的语言是朴素的,他的内心世界是透彻的:  渺远的苍穹/巍峨的雪峰高耸/是凝止的云/冰封的海/几千年/    云海奔涌/隐没/ … …仿佛一瞬如梦/当夕阳的金辉/透射出云   层(《川西雪山》)他在塑造诗歌的诗情画意。

      天津过去有个写诗的诗人萧沉 ,后来搞摄影 ,他曾经谈 到摄影中的“糖水片”话题, 好多摄影拍山水风光, 感觉着诗 情画意, 却是没有自我。我想诗歌也要避免这个误区, 一味地追求诗情画意, 造成诗歌写作的同质化。诗歌追求美感, 未必是美化最日常的存在 ,要有来自生活的实在感和语言的 陌生化, 这是我们永远不要忽视的地方。

      主持人:  王教授对诗歌还有社会有共同的深刻感受 ,他 强调了三位诗人诗歌中的家国情怀 ,也是这三本书得以顺利 出版的一个前提, 应该感谢王教授的慧眼。当然这次是研讨 会, 既然是研讨会 ,领导都是重量级的 ,所以把领导的发言 放在后面, 让专家先行 ,有请临沂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诗人也果发言。

      也果:  来了以后发现 ,这个环境比我想得更融洽。周院 长提前给了这三本诗集, 我不是第一时间阅读的。因为书比 较厚重。翻阅本身对诗歌而言是一种神会。我刚才说今天的 氛围感给我带来一种冲击, 当三位朗读者把诗人内心的情感 倾吐的时候, 我开始慢慢沉浸到诗歌里面去了。所以说诗歌 有的时候是需要读出来的。《诗路思语》所强调的是来自故 乡深处的歌谣, 你们的诗歌是可以吟唱的, 这是一点。

      刚才文营老师把三位诗人的特质说出来了 ,他说得很详 细。我是个写作者 。跟元平兄熟悉, 包括赵京刚、赵京伟也 有所耳闻。我更希望以一种艺术的直觉 ,把自己对三位诗人 的评判用一个词表达出来。在这里, 我说到赵元平的时候其 实是指我们每个人。在为这个诗集去命名的时候, 已经把标 签呈现。我们会找一个我们内心的一种评判或称谓给予我们 自己, 所以说你们共同的给予是《诗路思语》 。是你们行进 了数十年之后的一种回馈和反思。元平兄的《我把生命交给你》, 是诗与歌的合集 。歌词创作占较大比例 。就诗歌创作  而言, 写作范围更开阔 。既写了父母, 也写了故乡, 还有情  感。以所获得的创作成就来说, 是歌咏。刚才广泉读得非常  坚定。其实那首诗如果不朗读,我看不太进去。它适合咏唱, 有些诗是需要朗诵出来的。所以元平兄的创作涉猎很广泛 , 开阔、坚定, 无论对于诗歌还是歌词 ,很赤诚的感觉 。我们  说用生命去写诗, 我们用生命去命名。从对歌词的命名上来  看, 我觉得您这点做到了。然后, 说到赵京伟。《种一株相  思等你》, 其实 ,你是个很柔软的人。我感觉这里边的柔和  的温情,是我一下子冒出来的感受。柔和的东西在里边回荡, 很是温情脉脉。这是一种特质 。我们的诗人, 书写到一定程  度之后, 其实我们都在描摹自己 。然后再说赵京刚。赵京刚  从事银行工作。一个不着文化圈的人,与其说奔向了文学圈, 不如说你奔向内心的原野 ,就是你的故乡 。所以, 工作之余  书写故乡的人 ,从胸襟来看, 更像故乡之子。我感觉你的诗  歌很疏朗 ,这个词很好。犹如一股山野的风 。因为你不止一  次去写山野。你们是崮乡诗派 ,从这个话题来说, 我更愿意  看到的是你们的来源 ,你们的出生地, 更愿意这样标榜崮乡  诗派。《诗路思语》能够出版是值得祝贺的 。在此, 我以写  作者的名义, 向刘希宝董事长表示敬意, 感谢对文化事业的  大力支持。

      以上是对于三位写作者的一个评论 。8 点 37 分, 我已 经行驶在赶往会场的路上。我的包不大, 塞满了三本书。我 得带过来现场翻阅现场。跟三位诗人沟通一下。作为诗人,我相信你们的诗, 不是想了好多天写下来的。包括今天我的 即兴发言。我感觉就像我们的发言一样, 我们的真情 ,你的 诗篇。诗情是一种迸发, 不见得一蹴而就 ,但是肯定从一个 点迸发出来。我要很缓慢地写, 我要很山野, 我要钻进去, 我才能看到什么东西, 才能写出来。

      临沂有临沂诗群, 然后你们三位师徒自称崮乡诗群。非  常牛。这种牛是什么呀。所有的写作者最牛的一点 ,就是自  己对自己的命名。你们为蒙阴赵氏 ,你们已经为蒙阴赵氏族  人树立一个标杆。我专门翻了一下,崮乡诗群提出一个目标, “诗归风雅、发乎真情、 自然本色” 。我在来的路上写了几句  话。那么这几句话才是我更想说的。作为崮乡诗群的一个标  准, 依这个标准来说 。临沂诗群, 我们“诗归风雅 、发乎真  情 、 自然本色”, 可不可以 。我说文学兄, 您写报告文学是  不是也是这样的。所以说, 我们在提出任何标准的时候, 其  实好的价值评判都是一致的。换句话说, 崮乡诗群并没有提  出一个针对于你与崮乡诗群更加紧密的东西。崮是什么? 我  写过关于崮的文本。那个崮本身很特殊的, 临沂大学图书馆  搭成了一个崮。

      是这样的, 当我们确定一个好的价值评判标准的时候, 其实, 应该这样说, 我们都在朝着目标去投奔 。可能一时无 法理清关于崮乡诗群, 崮乡究竟是怎样的“ 崮乡” 。你们给了 一个好的诗歌标准, 我们都认同 。我也希望这样去努力。崮 乡诗群的命名是地域性的, 来自蒙阴, 我很喜欢。我在写完 《沂河传》之后, 我觉得蒙阴真美。你们是生在蒙山的人,蒙山之阴。阴和阳 ,在于处在山的哪一面。我去过蒙阴, 我 也写过蒙阴。蒙阴那个地方山特别多, 到了之后 ,在车上呈 现的老是转圈转圈。在山上就是这种感觉。蒙阴的果树特别 得多, 蒙阴的红色文化也很突出 。作为乡土的写作者 ,他们 都会写故乡。我们发现, 当我们根究乡土的时候, 一些乡土 的内容是在写乡土, 但是应高于一般乡土的。

      这其实就是我想说的 ,这话意思就是, 崮乡诗派的命名  呈现地域性, 带有明显的特征 。崮乡诗派 ,有哪些作品可以  代表“ 崮乡诗派”,能够体现崮乡诗派的一种所指、一种立意, 而非提出者。

      其实, 我在说这个问题, 也是在说困扰我的问题, 可以 写散文, 写诗歌, 写非虚构, 写剧本。我写诗其实是想让自 己不要抛开思考。我也在探究身边优秀的写作者 ,他们书写 中的真实感与陌生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 ,那不是 另类写作, 是找到了区别与不同。

      我个人思考的问题是, 当我们经过了多年的书写之后如 何继续。我不认为是瓶颈 。我写诗就是为了避开, 写《沂河 传》也是避开。当我写完以后发现自己变得有力量 。再去写 散文 ,希望有一些变化。我们看影视画面 ,希望看到的不仅 是画面本身, 而是画面背后的东西 。非常遗憾, 当我看到书 中众多诗篇的时候, 没有看到更多画面之外的内容。那是除 了故乡情、怀念等人类感情之外 ,还应该有一些更不同的东 西浮现。我们的写作就是在表现不同 ,所以说当我们去抒发 真情的时候, 其实还有更加深层的意义需要我们去表达。可以触类旁通, 跨越 ,把诸多点糅合, 展示事物的剖面 。这也 就是我发现自己要向优秀写作者学习的地方。

      我相信我看到了 ,你们肯定也看到了 。看到和做到 ,还 有一段距离要去抵达。我跟你们说的时候也在说自己。有点 像医生把脉。医生知道你有什么病 ,你这儿不好。我不会说 你长得真帅。如果你很柔情, 我已经说过了。我肯定会说, 你好像气脉不通, 需要怎么样, 补点什么。话说回来。您说 医生不得病吗? 医生有很多毛病。谢谢诸位!

      主持人:  诗是诗人内心世界情感的表露 ,也是诗人思想 的表达。如果说诗是流出来的 ,这是诗意的表达, 也是境界 的提升。也果不仅评论了诗, 也评论了人。感谢也果。下面 有请临沂大学文学院讲师邢斌发言。

      邢斌:  拿到这个书以后, 我详细就看了一眼, 包括雁阵 在前面写的序, 我觉得雁阵这个序已经是写的非常的精彩,而且写的非常准确。那么我对下面诗人的作品总体上的感受, 我想谈两方面, 第一个方面 ,很多年前我面临的问题, 我觉   最接近真理的一句话 ,就是里尔克所说的诗是经验 ,诗不是   人写出来, 人写出来的诗, 那他都有问题 ,他其实就是一种   表达 ,就是一种流露, 其实我们往往追求诗歌的强度, 我们   说诗歌是文学中强度最高的 ,那强度从哪里来, 也包括我们   在朗诵这首诗的时候, 就说我们要表达那种强度, 有时候,我们大家会发现其实你人为加上的强度, 其实是暂时的, 因 为经验的强度才是最重要的 。大概 20 年前, 我是这么认为 的 ,现在我有些改变 ,维诺说在我们今天, 人类的经验的连续性被打断了, 我想 ,这是我们为什么当代诗歌与现代诗歌 之所以有所不同的原因 ,就在这里, 可能我们以前大家要书 写一个什么东西 ,就写我们对这个这块土地, 我们对某一个 事件, 我们对某一个意向, 大家共同的经验, 也就是说我们 读到这首诗以后, 我们大家会心一笑我也是这么感受的 ,那 是以前的写法。我们今天寻找的是我们经验的非连续性 ,所 以说可能就是我们所身处的时代 ,也要求我们对文学可能需 要有更新的一种目标。从这意义上来讲就是第二个方面了, 第二个我想谈的就是其实写诗和写作 ,严肃的来说是一种非 常隐秘的心理工作 ,就说我们能够公开谈论的其实浮在水面 上的 1/8, 这里面说到一个什么问题, 其实我们这个诗歌作 品的强度 ,就来源于他的不可言说性 ,如果说我们能够用大 白话, 我们在可日常对话交流的这种方式来谈论着 ,他可能 就不是诗, 当然有人会说我们今天写的非常优秀的口语诗, 写的可能比书面语的诗更要优秀, 但是它不等于日常对话, 那么在这里面我想说的 ,这里面其实我们很容易挑出来单篇 的优秀作品 ,你比如说我在这中卷 ,赵京伟你看我上面标记 的第 17 页《诗是什么》 。他的整个的作品有一种倾向关注 本体性质。下卷是赵京刚写的, 我看的目录 ,从目录开始寻 找, 我第一篇看的是《塔山天主教堂》, 然后这里面有很多 地方, 你比如说像《百花峪》 、《明光寺》, 因为这地方我 一遍一遍的经行过, 所以我也想看看面对同一个地理环境, 这文本是怎么样的, 我非常感兴趣 。然后 ,这个第一本书赵 元平老师的 ,他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卷末他写的他对于诗人还有一个认识 ,说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像上帝一样思考, 像市民一样活着, 我非常赞同。但是我觉得把像去掉可能就   更好了, 因为我们本身就是都是普通人。我不喜欢谈论单篇   的作品 ,任何一个写作者 ,你一生中所有的文字 ,就是一个   巨大的文本, 我们寻找中间的精彩华章 ,是一种非常陈旧的   一种方式, 其实, 我们会在里面找什么? 我们不是找这些作   品的共性, 就是说这个诗人写了 1000 首诗, 我们总结一下   有哪些共性的东西, 可能这不是主要的, 我们寻找的是你自   己内部这个巨大文本中间 ,你内部锻炼的东西 ,你比如说像   赵元平老师 ,你写诗和写歌就会有不一样 ,就是同样一个话   题 ,但是你在这两个方面 ,你处理的就会不一样 ,就说你自   己在书写时候 ,你就会有锻炼感 ,你比如说其实我们最最宝   贵的经验就在锻炼的地方。你说我们每天都面对同一块土地, 你写不出来东西 ,所以说我们会在作品中让我们看到 ,那么   若干年之后我们重返故土 ,那你经验锻炼了你 ,你就需要捕   捉这个 。你说 20 年之后又重逢故人, 那你你不光经验锻炼   了, 和你脑子里保留多年的想象都锻炼了, 我脑海中、视网   膜上留下的是 20 年前他的影像, 我脑子里面这个影像, 在   这 20 年里面我无数次加工过,我留下来的是他 20 岁的样子 , 我会在脑海里一遍一遍的加工, 我在报纸上, 我在手机上看   到这个名字我又加工, 又过了这些年, 他现在是什么样子,就说我们熟悉人, 我们会有加工, 然后 20 年之后我们又重 逢, 然后这一切其实你会发现有很多不同 ,你会发现和你视 网膜上留下的影像和你脑子里面不停加工的想象之间和现实, 然后在现实中间你们对话 ,这种断裂感才是我们最宝贵    的那种需要书写的经验。而且我发现其实三位作者都已经有    了非常成熟的艺术创作、创作经验也有非常成熟的创作手法。 那么其实, 人的一生就是个巨大文本的书写, 他永无休止。

      谢谢大家!

      主持人: 邢斌是一位有个性的评论家。刚才也果说诗是 诗人写出来的 ,邢斌说诗不是诗人写出来的, 其实他们都是 从诗的本质上评价诗人的诗 ,这才是评论家的表达方式。有 请临沂大学文学院讲师宋桂花发言。

      宋桂花:  “ 崮乡诗派” 的诗歌充满着情感之美。上卷以亲 情和家国情为主, 其中亲情的书写尤为动人 ,在诗歌《我的 娘》 中, “我的嘴瘪得葫芦妞妞瓢一样的娘/我的腰弓成箢子 系系的娘/我的一把老茧攥成了满把硬币的娘/我的碾砣砣转 出太阳/磨眼眼磨碎星星的娘啊一您一撒手/就把儿撇在了天 边上.. ”这是一位多么勤劳、质朴、辛苦的母亲形象, 读后深 深印在我们脑海之中 。他的写父亲的诗中写道: “父亲的/大 事业/就是一辈子/向他亲爱的土地/啪嗒汗珠子/那变成亲爱 的麦子/亲爱的玉米/亲爱的大豆的/汗珠子啊/直到汗珠子/蚯 蚓般爬动/在他额头上/突然凝固在那里/他还是把它/舒展成 笑纹。这首诗淳朴、真诚, 父亲的形像犹如雕塑般静穆, 有 着油画般的雕塑感 。箢子系系, 啪嗒 ,这些方言, 体现浓郁 的沂蒙风情。中卷以爱情为主, 写出了人类爱情的甜蜜与思 念之美, 亦写出了爱而不得的人生状态 ,在《靠近却不能相 望》, “ 我没有刻意想起/你却出现在了我/昨夜的梦里/你我总是这样/就像纸的反正面/看似在一起/却不能四目相望” .....  诗句浑然天成, 写出了一种很美好的、萦绕心头的柏拉图之  爱 ,很纯美。下卷以乡情和山水情为主 ,诗人寄情于沂蒙的  山山水水, 尤其是对蒙山的热爱, 写蒙山的春、夏、秋、冬  四季的风景      山中鸣蝉,水塘,流泉和雪花,一草一木,一  花一虫都凝结诗人着对家乡山水的赞美和热爱。《蒙山的夏  天》 中写道, “流水潺潺/明亮如缎/从光洁的巨石上滑下/在  河湾逗留盘桓/成群的鱼儿自由蹁斑/一股清凉的微风拂过河  面/白杨林里阵阵鸣蝉/红艳的果实挂满两岸的桃园”,这样的  诗句让人联想到王维的名句“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如此  美好的“蒙山”怎能不令人向往?总之, 三位诗人的诗歌充满  了浓浓的亲情、乡亲、爱情和家国情, 渗透着鲜明的主体情  感,从意境来看契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有我之境”, 即 “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这是其鲜明的特点 。不  过 ,诗歌是多元的, 充满了个性, 也具有共性 。如能将诗歌  境界从“有我”走向“无我”,从“个性”深入到人类情感的“共性”, 以激发读者的共鸣。或者说 ,诗人要在密切关联个体生活与  情感的基础上, 同时又能与其保持一种疏离的关系 ,使其诗  歌的表达具有一定的陌生化的效果 ,或许诗歌的意味会更集  更令人回味!海德格尔说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写诗的  人是幸福的!期望“ 崮乡诗派”的诗人们秉承热爱,凝结更美的  诗篇!

      主持人:  她说读者读诗是凭经验进行理性的选择 ,她说 什么是好诗 ,他对什么是好诗的评价给予了一个维度, 其实有一句话她没提到 ,这句话应该我可以替她说, 其实她话的 本意是诗是从生活中掘起 ,但最终还还原于生活 ,诗的功能 就是提升, 它改造生活, 提升就是个最好的理念, 谢谢宋老 师。刚才学院教授的发言已经进行一个段落, 下面让我们用 掌声有请临沂学院派的掌门人, 临沂大学学院派的领袖 ,文 学院的院长周忠元发言。

      周忠元:  通过前面几位老师的发言, 学到了很多, 我原   来也是想做一个普通的读者 ,来谈一点自己对三位老师的大   作的一点感触, 结果来到之后 ,赵老师跟我说是让我代表学   院谈一点想法 。其实 2017 年我回到文学院干院长到今年是   第八个年头,17 年回到文学院的时候,当时感觉临沂大学文   学院和咱们临沂市作家群体交流不是太频繁 ,总是有那么一   种隔着的感觉。后来, 也是在他们几位老师的帮助下, 我们   跟临沂市作协、临沂市的作家群体 ,有了更加紧密和广泛的   一些联系、互动交流, 我们也请很多的临沂当地的著名作家   到我们学院去授课, 我们也聘了像张岚主席、像轩辕等的一   些著名的作家成为我们文学院的特聘教授。当然, 我们更多   的时候 ,是在课堂上用大量的临沂作家作品, 当然这个杨文   学会长是我们聘的第一个临沂籍的著名的教授。我们请杨会   长到我们学院去做过两次 ,他个人作品的一个学术报告, 更   多的时候是我们文学院的老师在课堂上, 无论是文学写作课, 还是我们的文学评论课 ,我们会用越来越多的临沂作家的作   品作为一些案例, 进行剖析。来的路上, 王文营老师也在跟   我讲中间用过轩辕的诗歌, 用过杨文学会长的小说, 用过张岚主席的散文, 当然也用也果老师的诗歌等等作为案例进行   一个剖析。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实际上一个学院, 一个文   学院, 我们的专业建设也好, 还是课程教学也好, 它离不开   当地文化的滋润 ,更离不开当地作家为我们提供大量的文学   范本。让我们感觉文学离我们非常近 ,他不像一些全国知名   的作家, 可能我们邀请他来 ,他也不可能到咱这个临沂大学   文学院交流和沟通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说, 我们应该这个   感谢临沂的作家 ,这样一个群体, 感谢大家给我们提供了一   个那么好的文学范本 ,供我们这个人才培养, 而且也非常荣   幸能受到这个三位诗人的抬爱 ,让我们参与了今天的诗集研   讨会, 也希望能有机会, 请三位诗人也参与到我们人才培养   方面去。我个人还是想谈一点 ,就是因为我读了三位诗人作   品之后, 我想谈的第一个问题 ,就是大家都在讲诗歌是用来   抒情的 ,诗歌是用来表达情感的 ,这个主要的功能。它不像   小说, 不像戏剧 ,这个他们主要是讲述故事 。事情也不是这   样, 当年闻一多先生也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 ,他说你看西   方的诗歌, 最早他的诗歌最大的功能是记录历史的 ,所以西   方他叫《荷马史诗》, 所以闻一多先生, 他就在讲那个《尚   书·尧典》 当中那个三个字叫"诗言志", "诗言志"的志在闻一   多先生看 ,他说那个志不是说是要诗歌是用来表达这个情感, 他说那个志他等同于一个言字旁的那个志, 他用来记录的。

      那么我读三位诗人的作品, 我感觉他们三位作品当中, 其实有很大的叙事成分在这里 ,你好比说这个赵元平老师的 作品 ,他的诗歌当中 ,他实际上讲述了自己和父母和妻子儿女和自己周边的朋友, 他这个生活当中的交往的点点滴滴 , 他既记录父亲母亲 ,他的人生经历, 也记录了自己从小到大  受这个父亲母亲对他的一种哺育之恩、培养之恩。赵京伟老  师大家都在读他的作品是以表达这种爱情 ,是对爱情的一种  情感的表现, 实际上你看你要细读下来 ,你会发现这个赵京  伟老师 ,他的作品 ,从单相思到初恋到热恋到失恋, 那他也  在记, 也在叙事, 也在讲述 ,这种爱情完整的一个历程 。那  赵京刚老师他在讲什么, 他在讲这个远离家乡、在外漂泊、 回到故乡, 再远离这个家乡 ,好像他这是讲的家乡的山山水  水风土地貌 ,但是我个人感觉他也是在讲自己人生。所以我  认为他们三个人的作品也在很大程度是在叙事, 刚才也果老  师讲他们自认为是一个崮乡诗派 ,其实我也认为他真的是能  够撑起崮乡诗派的这样一个名头 ,这样一个名号, 因为他讲  述的就是崮乡的故事 ,他把他用自己的这个内在的视角和外  在视角一种结合, 既讲了个人的这种人生的历程, 丰富的这  种人生经历 ,那个也在讲整个我们故乡, 故乡的这个所有人  的这种历史的变迁 ,所以我认为诗歌不仅是在抒情也是在叙  事。第二个,就是当然可能三位老师的作品时代感是非常强, 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如何进入文学这一个  领域,80 年代那时候是一个文学比较热的一个时期,大量的  文学青年就是这时加入的这个文学大军 ,那么一睹他们的作  品, 那种时代感是非常强, 当然这个时代感, 可能也像邢斌  老师说那样可能和今天的这个当代的文坛有了一定的断裂  感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时代感恰恰是弥足珍贵, 让我们同样这个年龄段的人, 去读这个作品 ,他更容易产生共鸣, 可  能青年人读他们的作品 ,他可能就很难以进去 ,这种共鸣感  要弱一点, 但是我们这个同一个年龄段, 我是 72 年的, 同  一个年龄段的人可能这种共鸣感是非常非常强的 ,三个诗人  作品的可能在有些当代新锐的一些作家诗人或者些评论家  觉得他们作品非常土 ,但是我认为 ,这个土恰恰是最可爱的  一个地方。他就这种土, 当土变成土到一种极致的时候 ,他  恰恰是一个最洋的一个境界。我倒觉得三位老师 ,他应该恪  守这个原汁原味的这种一种土 ,反而把你自己对这个诗歌题  材的一种认知和理解, 可能就是用自己的这种方式, 表现的  更加深刻。当然三位老师 ,有一些就是个别的篇章, 真的是  还需要再雕琢一下, 像刚才那个宋桂花老师也在说王国维 , 他说有一个无我之境,王国维还有一句话,他说这个诗人观察  自然和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  之。入乎其内这个还让自己的作品显得有生气, 出乎其外才让  自己作品显得更有高质,也恰恰是我们王文营老师、也果老师  和邢斌老师、宋桂花老师其实他们四个人提了同一个问题 , 我们在进行文学创造的时候, 不能就是太投入 ,投入的出不  来, 我们还要出的来, 要出的来, 出乎其外就是老师说的那  要有陌生感, 我们要与我们自己描绘的对象, 要产生一定的  审美距离, 只有产生审美距离的这种陌生感了, 这个作品 , 他才能像王国维先生说的一样高质。所以就是在于个别的诗 篇,我觉得还需要再雕琢一下,这是我自己的一点一点感悟, 不当之处请多批评。

      主持人:  刚才周院长不仅高度评价了社会派的诗人 ,也 高度肯定刚才发言的文学院的教授。其实从全国形势来看, 这个学院派和社会派从来是有意义的。很多省市这些年我参 加了很多城市的文学高端论坛 ,很多省市的学院派和社会派 不是在吵架 ,就是在吵架路上 ,你每次参加他们的高端论坛 会的时候 ,你就发现他火药味非常浓 ,浓浓的火药味冲淡了 温馨的氛围 ,但是在临沂这种现象一去不复返, 应该说临沂 是个大大的例外, 周院长作为学院派掌门人 ,他的温和豁达 起了关键作用, 其实这种温和豁达也是诗人必备的潜质。谢 谢周院长。下面我们请诗人和作家发言。首先我们请出场的 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临沂市诗词创作委员会主任刘存玲, 请刘存玲发言。

      刘存玲:  诗集《诗路思语》是赵元平、赵京伟、赵京刚 三位钟情于诗歌的赵氏后人, 用手中之笔, 书写崮乡、反映 生活, 讴歌新时代, 抒发自已情怀的一部( 三卷)厚重的诗 歌集 ,他们创作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指正、互相砥砺, 达 到了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的目的 ,这种创作氛围实在是难能 可贵, 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诗路思语》上卷是赵元平老师的“我把生命交给了你”, 该诗集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

      地域性。赵老师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作品 语言质朴, 好读易懂, 读来令人感觉非常的亲切 ,作品中很 多语言运用了当地的俚语, 接地气, 受众多, 能引起共鸣。 像《我的娘》:我的嘴瘪的葫芦妞妞瓢一样的娘/我的腰躬成了箢子系 系的娘/我的一把老茧攥成了满把硬币的娘/碾砣砣转出太阳 /磨眼眼磨碎星星的娘啊/您一撒手就把儿撇在了天边上/哪 里还有家/哪里还有躺在膝下/听心脏嘣嘣跳的地方/我的亲 娘。

      作品不仅用饱满的情愫抒发了对“娘 ”的真挚情感,像“葫 芦妞妞瓢”“箢子系系”这些词语,和《血染孟良崮》中的:“打 人先打脸,单抠他的眼”“张灵甫吹了灯”等,用这些当地的俚 语 ,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体现了作品来源于生活, 高 于生活的创作本心。

      韵律性。赵老师的诗歌一首首就像歌词一样,特别有音乐 感, 如行云流水般, 朗朗上口, 读着读着不知不觉诗中优美 的意境就会出现在眼前 ,令人仿佛置身其中 ,给个旋律, 击 节可唱。每首诗就像一首优美的情歌。诠释了亲情、友情、 故乡情、家国情。如《生命之母歌》 :

      太阳乳啊月亮臀/蓝蓝的天空啊/宽宽的襟/星是汗珠啊/ 风是吟/白云是他擦头的巾/头巾一甩啊雨滂沱/水是热血涌 江河/白白的乳汁流下来/山高水瘦天地开/花饮甘汁啊树啜 奶/万物蓬勃竞个赛/驼走大漠鹰击空/蝶恋花蕊蛇缠藤/鱼翔 浅底哟虎啸山/人走苍茫天地间/肩挑着过去和未来/岂管福 祸安在哉。

      再如《隆中对》:就在这低矮破旧的茅庐/两颗心互燃了 熊熊火炬/就在这千古不朽的茅庐/龙乘雾虎啸谷脱颖而出/ 这里有吸纳百川的大海/这里有穿越古今的炬目/这里有久旱的禾苗望穿的眼/这里有高翔的凤凰择佳木/果然是江河洋洋 啊泰山峨峨/果然是春风徐徐啊鲜花灼灼/果然是披肝沥胆啊 掏心掏肺/果然是天下三分啊洞若观火/这一对呀直对得耳长 眼眼说话/这一对呀只对得难变易死变活/这一对呀直对得日 月朗天地合/这一对呀/直对的千古知音抱臂哭/怀臂卞和泪 滂沱。

      赵元平老师的诗, 感觉既有《诗经》 的创作风格 ,似乎 又植入了像陕北民歌的旋律 。读这首诗, 不止陕北民歌“ 叫 一声哥哥你快回来” 的旋律在耳边回璇, 还有电视剧《三国 演义》 的主题曲“这一拜” 的旋律交叠更替, 非常唯美。

       更有作品让我们同声歌唱、歌声是我们共同的生命、英 雄等, 都是一首首歌颂不同人物、事物非常有力度的歌曲。

      以物喻人。用拟人的手法描写熟悉的环境和人物。无论 是庄稼、粮食, 还是动物、植物都给它们根植了一个灵魂, 以屑小的事物隐喻高大的人物形象, 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感, 把画面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用扁担 ,来形容沂蒙山人的坚韧不拔和敢打敢拼不怕牺 牲的精神:

      “ … … 狼来了/土匪来了/日本鬼子来了/狠狠地/抡起扁 担/一辈子就这样/一直挑重担/站着是根扁担/躺下还是根扁 担 ”

      这些诗句, 分明读出了“站着是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躺下更是堂堂正正的中国魂”。

      又如作品《红高粱》:

      “ … …成熟了的红高粱/转过身/以一个子弟兵漂亮的立 正/挺直了/几辈辈/中国农民/想直而未挺直的脊梁/同时, 向 着天空和大地/谦虚地低头行礼”

      用红高粱告诉读者做人的道理: 越饱满、越成熟、越匍 匐在地、越谦逊。

      故事性。赵元平老师的作品, 通篇都在给我们讲故事 , 他运用了诗歌的语言,拟人的手法,以诗歌的文体娓娓道来, 将目光所及、心之所向讲给我们听 ,践行了一个创作者的责  任和初心, 那就是讲好沂蒙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他讲父母  的故事、老师的故事、柿子树的故事 ,儒商的故事、晚报的  故事、职工运动会的故事, 八百里沂蒙平凡人的故事, 也讲  沂蒙六姐妹的故事、孟良崮战役的故事、时代楷模赵志全的  故事、孔繁森的故事等, 这些可歌可泣, 动人心弦的故事 , 通过这些鲜活的先模人物, 英勇不屈的精神, 来感染人、 引  导人、激励人、鼓舞人。他的作品寓知识性, 艺术性、教育  性于一身。

      通过阅读《诗路思语》 中卷赵京伟老师的“种一株相思   等你”感觉有一股清新自然扑面而来, 让我们又相信爱情了 , 作品富有张力和感染力 ,其中有对生命的追问和对爱的向往:

      “靠近却不能相望”:

      在一个露珠丰盈的早晨/没有鸟鸣/不是在故乡/而是在 我南下的动车上/我没有刻意的想你/你却出现在了我昨夜的 梦里/你我总是这样/就像纸的反正面/看似在一起/却不能四 目相望/宛如动车的两条铁轨/永远的伸向远方/却总不能相交在一起/没有悲伤/只有共同的方向。

      这种求而不得,在两条平行线上咫尺天涯的无助、无奈、 忧郁的心情跃然纸上。这也是大多数被爱所伤的人, 真实的  心理写照, 让人浮想联翩, 引起共鸣 。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  处, 这里“没有悲伤”就是最大的悲伤。

      再如“我的心中有个你”, 写得是那么的深沉浓烈且有内 涵:

      今晚又说再见/我急急的扭头走开/泪流进了心里/我不 愿/不愿我的泪水/打湿你的红苹果般的脸/于是/在这漆黑的 夜晚/我没说再见/就一头扎进黑暗/利刃划开了胸膛/将你藏 在心底/深藏的任何人都不能看见。

      赵京伟老师的作品还具有爱的幸福感和追随感 ,像诗歌 “思念”:

      等了那么久/你感觉到了没有/未曾牵过的手/思念攥在 心头/不想轻易的松开/怕相思轻轻的飘走/越是握紧拳头/思 念却从指缝间/奔流。

      再如作品“相思”:

      相思是一根看不见的线/一头儿拴着我/一头儿将你相连 /相见/那么的遥远/牵挂将距离缩短/迎春花开的早晨/杨青柳 绿的时节/一场春雨过后/山坡上开满相思朵朵。

      思念是一种幸福,相思是一种享受。爱一个人是幸福的, 诗中的“思念攥在心头/不轻易的松开”, 为什么?就是“怕相  思轻轻的飘走”, 诗人将这种牵绊, 这种挂念, 把爱的思绪  通过这首诗表达的淋漓尽致, 隔着诗集都能让人感受到思念的幸福, 诗人也正享受着这种幸福, 追随着这种爱的幸福, 享受思念的过程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也正说明了诗人是一 个感情丰沛, 重情重义的人。

      诗集“种一株相思等你”还收录了部分古风的作品,像“蒙 山晚照夕阳情”, 赵京伟老师把夕阳里的蒙山比喻为衣袂飘 飘的仙子:

      蒙山沂水伴依生/树茂草青相思浓/落花流水春去也/寒 梅一枝映雪红/松涛阵阵夕阳晚/暮色苍苍闻晚钟/遥隔竹林 灯一盏/瑟瑟寒风传箫声/借问昏鸦可知否/何方仙子把妆弄/ 明眸皓齿眉传情/长袖翩翩舞东风。

      作品既有律诗的工整, 又有绝句的精悍, 古韵悠悠 ,情 深意笃。

      赵京伟老师不光写爱情, 写母亲, 写朋友、写故乡, 还 对乡居民宿和红色题材有所涉猎 ,是一位真正的沂蒙文旅文 化推介诗人。

      诗集《诗路思语》 的下卷赵京刚老师的“ 白云远去”, 是   一部沂蒙山的叙事诗集 ,是一部荡气回肠的抒情诗集, 更是   一部具有拳拳之心的游子思乡诗集。他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对亲人的眷恋, 深深地镌刻在作品的字里行间 ,充分体现了   诗人逸怀豪气 ,超凡洒脱的情怀 ,作品既有细腻和婉约的内   敛, 又有恢宏磅礴的气势。

      诗集“ 白云远去” 以蒙山入题的作品有八首: 请来蒙山、 云蒙峰、春到蒙山、夏日蒙山晨曲、夏日蒙山小夜曲、冬日  蒙山即景、蒙山的夏天、冬日蒙山降雪。除了入题的诗歌外,其他作品中也大多为反映沂蒙人民生活、歌颂沂蒙精神的意 象之作。所以 ,他的这卷诗歌集就是蒙山的叙事诗集, 以两 首蒙山入题的作品为例。

      “请来蒙山”

      请来蒙山/八百里群山/起伏连绵/险峰高耸/清晨东望大 海/霞光灿烂/傍晚夕阳西下/金色光辉洒满/淮沂平原/白云缭 绕几千年/他是父亲/守护美丽家园 … …

      这是该诗集的第一首作品 ,赵京刚老师把蒙山的特点样 貌、 四季风光一一作了介绍, 让人读后就有要立即起程, 一 览蒙山芳容的欲望。

      “夏日蒙山晨曲”:

      青白色的水汽/如柔纱林间迷离/晶莹的水珠/自针叶轻 轻滑落坠地/清香新鲜的气息沁人心脾/晨风在林间穿荡/高 处传来鸟儿的鸣唱/清晰又嘹亮/长风沿着峡谷/驱赶羊群般 的云层/翻越陡峭的群峰/朝阳在流云间出没/白色的阳光照 耀/棉团似的云朵/眩目的云船载着我/在山顶恣意穿梭。

      蒙山的早晨, 静谧林涓, 空灵寂寂 ,低矮的草地上能听   见露珠滚落的声音,树上的鸟儿醒来了,啁啁啾啾展翅高飞 , 一阵微风吹过, 目之所及青岚缭绕 ,流云浮动, 那大朵大朵   的棉花似的云朵 ,像是航行在万里无垠的大海上的一艘帆船, 自由自在的在蒙山的峡谷、 山巅穿行。赵京刚老师用心灵的   絮语解读蒙山, 用耳朵听, 用眼睛看 ,都是内心的体会 ,他   把心中的故乡 ,描摹的是那么清丽俊逸纤尘不染 ,给人以洗   尽铅华的享受。

      赵京刚老师除了写蒙山沂水 ,他抒发胸臆感时伤怀的作 品, 也占据了诗集的一定位置, 像作品“梨花开满山川”

      ……

      积雪满山/那就珍惜每一天/心中永远有春天/当梨花开 满山川/在如期而至的春天/洁白如雪/灿若繁星/我看到你的 笑容/又在花丛中闪现。

      感念天地万物的更叠出新, 折射在困境中迎接新生。 “五姑”:

      只一瞬/你脚下哧溜一滑/从陡峭的黄泥坡跌落进荷花塘 /像一条鱼/沉浮/上下/隐约/旋即水面恢复了平静 … … 五姑/ 我少年时的五姑/秀气的安静的/闪烁着明亮眼睛的五姑/我 再也没有见到你/有人说你相中了/塘里一朵红莲花/有人说 河神婆婆/看中了你/四十年了/每当我看到夏日的荷花/五姑/ 我就想念少年时的你。

      “怀念病逝的朋友”:

      山脚下的果园里/盛开簇簇山楂花/洁白如雪的小花/默 默思念/冬天病逝的主人/永远不会再见到他/他曾/常常地/静 静地站立在山楂树下 … …群蜂嗡嗡飞舞/路尽头/再也等不来 /熟悉的身影/喜欢微笑的他/银杏树葱郁挺拔/我们曾在这里/ 聚会饮酒喝茶/欢声笑语/在夜半深谷/惊动草丛里蛐蛐/荷塘 里的鸣蛙/在这初夏的正午/鸟儿躲进密林巢窠/停止了鸣叫/ 我的心/像杏树上绿叶间的青果/忧伤涩涩/密密麻麻。

      两首怀念故人的诗, 借往事抒胸意, 念故人、思深情。 把自己的情感放逐在对亲人、友人的怀念里 ,抚今追昔睹物思人 ,这种死别更胜于生离, 让人痛彻心肺的同时, 更加凸 显出诗人丰沛的情感世界。

      除此以外 ,赵京刚老师诗集中浓墨重彩的是写乡愁。他 写 “故土” 写  “ 归乡” 写 “妈妈”, 写 “ 当我迈出家门”“我又回到 久别的故乡”是写乡愁, 写 “看照片有感”“荆棵种子”“老屋” 等等都是在写乡愁。

      “妈妈”:

      家乡的山望上去/是那么高巍遥远/白云笼罩神秘的山峰 /大风呼啸/一只苍鹰展开巨大的羽翼/久久盘旋在大地/羊肠 小道像白蛇蜿蜒/消失在森林里/直到傍晚/夕阳的红色逐渐 暗淡/妈妈还未从遥远的山边/出现在蜿蜒的小路/从清晨她 就步行/到山那边看望她生病的姐姐/整整又是一天。

      “故土”:

      爷爷曾在这座河谷/为东家放牧/父亲曾在这片丘陵/为 自家耘锄/而今这里飘香的/果园密布/我却离开祖辈相传的/ 故土/爷爷拽着老牛的尾巴/横过山洪爆发的溪渡/父亲带着 蘑菇一样的斗笠/贫瘠的土地滴落/焦黄的汗珠/秋收果园红 果下的眼睛/眺望山外游子的归途。

      ……

      所有抒写家乡美, 亲情浓的作品 ,都倾注了赵京刚老师 的拳拳之心和对家乡对亲人的无比热爱和眷恋之意。因此, 我认为诗集《诗路思语》 的下卷赵京刚老师的“ 白云远去” , 是一部反映家乡人民生活、怀古追昔、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游 子思乡诗集。

      三位赵老师的诗集是共同反映沂蒙人民快乐幸福的生 活、宣传和推介沂蒙文化、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好作品。

      希望三位老师今后继续讴歌新时代 ,歌颂新沂蒙 ,在将 来的创作道路上 ,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我们一起期 待着 … …

      主持人:

      这个刘存玲当过银行行长, 当一个财神娘娘转行写诗, 也许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刚才刘存玲在读诗的过程中 ,她读 到的故事 ,她的发现, 也是诗的隐喻, 感谢刘存玲经典的点 评。

      休息时间

      主持人:各位专家各位教授现在会议继续进行,请各位落 座, 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时评家雁阵先生发言。

      雁阵:  蒙阴地处于沂蒙山腹地, 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 , 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沂蒙精神的发祥地之一, 不仅孕育了一  代名将蒙恬,“算圣”刘洪,也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公鼐的故乡。 新时期以来, 蒙阴进入了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的黄金时  期, 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诗人。其中, 比较引人注目  的是崮乡诗派。

      崮乡诗派是围绕“ 崮乡文化”和 “ 乡土文学” 而写作的主题  性流派。他们提出了诗归风雅、发乎真情、自然本色等主张。 崮乡诗派的本质指向, 是建构民族精神和生命的永恒家园 , 是倚以崮乡文化在诗人创作审美空间表现出的生命情感 ,是  诗人本体和大自然客体所呈现的和谐、朴素的美学气象 ,是对朴素、真诚、乡土、 自然的诗歌艺术的回归, 以此作为诗 歌创作凭藉的精神价值坐标。

      崮乡诗派主要以赵元平、赵京伟、赵京刚为代表 ,他们 相互切磋诗艺, 交流创作经验和学术思想, 并著书立说 ,对 于崮乡诗派的创建和发展, 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赵元平、赵京伟、赵京刚三位诗人将几十年来所创作的 诗歌经过遴选, 集结成集, 总命名为《诗路思语》, 分为上 卷《我把生命交给了你》 、 中卷《种一株相思等你》 、下卷 《白云远去》三部, 付梓面世, 可喜可贺!

      这三部诗集犹如气势恢宏、音响丰富、色彩绚丽、富有 艺术性和表现力的交响曲。

      这三部曲有着相同的主题, 又有不同的特色; 既彰显个 性, 又相映成辉 。赵元平的诗歌含蓄隽永, 诗风豪迈, 意境 优美; 赵京伟的诗歌朴雅真挚 ,情韵绵绵; 赵京刚的诗歌清 新明朗 ,恬淡幽远 。他们的诗歌也有着共性 ,独抒性灵, 自 然本真, 乡土气息浓郁 ,标举时代性、人民性和现实性, 是 他们诗歌的共同特点。

      赵元平的诗集《我把生命交给了你》是一部气势雄浑、 韵律和谐、意境优美的交响曲 。赵元平的诗歌视域广阔 ,题 材广泛, 表现手法丰富多彩。鲜明的地域色彩, 回味悠长的 意韵, 神思飘逸的风格, 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赵元平从事教育、新闻等工作四十多年, 笔耕不辍 ,他 曾担任《沂蒙生活报》《沂蒙晚报》《鲁南商报》要职, 不 但将新闻工作干得非常出色 ,还在诗歌创作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先后在《诗刊》《星星诗刊》《山东文学》等全国 有影响的文学刊物发表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诗言志 ,诗缘情。赵元平的诗歌抒发自己的心志 ,情感 表现主题多为亲情、乡情、友情和家国情怀。

      他写乡情, 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恋和牵挂 ,情思深  远 ,美感丰足。比如《扁担》《黑碗》《红高粱》《金谷穗》 《母亲河啊父亲山》《崮乡人家》《飘然采桑在田埂上》等  诗歌, 以朴实的乡村、乡野的物象营构乡土意象表现乡情 ,  如一壶老酒, 浓浓烈烈:

      红高粱,红透了村庄/绿色的风吹拂过/黑色的雨洗礼过/ 白色的霜肃杀过  /还有那酷暑的煎熬  /都凝成/这火焰的红 色。( 《红高粱》)

      早晨薄雾/独轮滚过山岗/拽出山后/一轮红色的太阳。 (《独轮车》)

      山妹子穿上/石榴裙/就把整个村子/摆动了起来//五月的 榴花照眼明/小伙子老爷爷/都笑嘻嘻的/眯缝着眼 … …(《石 榴裙》)

      这些诗歌, 或情景交融, 或托物言志, 或寓情于理 ,将 自然风物、 崮乡情韵和乡土风情描绘得细腻传神, 我们可以 感受到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以及对故乡风物民俗的审美 观照和对乡村变迁的生动记述。

      亲情 ,作为人类情感中最基本、最深厚的一种, 一直是 诗人笔下不可或缺的主题。赵元平创作的《黑碗》《父亲》 《母亲下地去了》《站在高岗上的娘》《嫂子》《永远的双亲》《拿起煎饼想起娘》等系列亲情诗歌, 通过具体的意象 和情感来展现乡村伦理和生存真相 ,展现了亲情中的温暖与 悲伤, 生命中的关爱守望。以《崮》为例:

      父亲蹲坐的姿式/茂密的树林/是他的绿蓑/迷蒙的烟雨/ 彰显从容/坚定/就以这种姿式/从远古至今/高峻的面孔/全是 疤痕累累的眼睛/静观苍山如海/人如游鱼/夕阳/是他叼着的 烟锅/袅袅着云霞/父亲蹲坐在这里/大雁在头顶上/叫了几声/ 他绿蓑下藏着的金果/就骨碌碌/滚满了乡村大道。

      这首诗歌以“ 崮 ”为题, “ 崮 ”为诗歌的中心意象, 通过拟 人化的语言, 崮和人之间本象和喻象的相互转换 ,使崮具有 多重寓意, 或以崮喻人, 赋予崮以父亲的人格形象, 瞭望山 野天空, 静察人间万象, 风云变迁; 或以父亲喻崮, 赋予崮 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涵, 守望家园。通过强化情感的审美效 果和意义深度, 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对自己的祖国、民族和人 民的刻骨铭心的深情大爱,  呈现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 码。赵元平在《融入大地》《沂蒙山》《有一种声音回荡在 中国大地》《八百里沂蒙唱不完的美》《将军松》《登上了 长城》《时代楷模赵志全颂歌》等诗歌中, 以独特的视角勾 勒出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 自觉将诗歌创作和国家、人民的 命运紧密融合 ,使诗歌创作自觉站在时代的舞台上放歌, 感 受到时代的脉搏, 倾听到时代的呼唤, 读来受益匪浅。

      赵京伟的诗集《种一株相思等你》是一部柔曼婉转、拨 动心弦的爱情主题曲。在极具浪漫色彩的旋律中, 透过交响乐和浪漫温馨的画面, 表达诗人心中美好的情愫 ,传递亘古 不变的永恒主题。诗歌聚焦着情 ,燃烧着生命的火, 具有丰 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诗集中, 除了乡情、亲情、家国情的 书写之外 ,诗人更偏重于爱情的抒写。他的诗歌通过鲜明的 情感对比, 简洁而富于动感的主题构建, 显现出情感的高度 凝聚力。

      唐代诗人王维有首传诵千古的诗歌: “红豆生南国, 春  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赵京伟在《绛紫色  的旗袍》《一把钥匙》《种一株相思等你来》《错过了花开  的季节》《渴望》《思念》《相思》《守望》《相约》《别》 《寻你》《等待》《想念》《就算下雨也陪在你身边》《百  年杏园花满坡》等系列诗歌中 ,借物抒情, 含蓄委婉, 表达  相思之情, 也让红豆成为爱情的信物——

      又是三月, 杏白桃红 。/掬一捧春色, 煮一壶清明, /邀 东风作伴, 唤醒柳绿草青 。/思念, 涌上春的眼角眉梢儿 。/ /拧一枚柳哨, 吹曲童谣,/采几朵桃花藏进为你写的诗里,/ 这个春天就会变的芳香四溢。//满坡的春色里 ,我在等你,/ 桃花染红了你的脸, /浅笑盈盈春风拂面, /是我心目中最美 的画卷。( 《种一株相思等你来》)

      在赵京伟的笔下, 种下一棵棵凝结着相思的“红豆”, 让 人品味。这些诗歌 ,情景交融, 富有诗情画意 。跋涉在爱的 心路上, 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 塑造了一个个相逢、相知、 相恋、相思、离合悲欢的生命场景。

      你知道吗/与你的每次见面/都有一个失眠的夜晚/我搧动感情的翅膀/飞向你紧闭的心窗/在风雨中站成石头/聆听  你徘徊的足音/看你犹豫的惆怅/夜晚孤立桥头无援/月亮像  条超载的小船/弯弯的斜荡在西天沉思/你的眼中布满了迷蒙  /我打算用一生的智慧/——参透里面的玄机。(《一把钥匙》)

      这首诗歌具有很强的象征意蕴。打开心门, 开启心锁, 需要一把爱的钥匙。在打开心门的过程中 ,那种相逢的甜蜜 和等待的惆怅, 守望的执着和别离的痛苦 ,心灵的挣扎和思 念的焦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凄凄楚楚的等待 ,缠缠绵绵的 恋情, 情愿“在风雨中站成石头”, 将情感的起伏和内心的矛 盾完美地表达出来, 引发了对爱情的深度思考 ,诗意表达和 情感的抒发让人铭心刻骨。

      赵京刚的诗集《白云远去》是一部多姿多彩、情丰意沛 的变奏曲。他在诗歌中寄托着他的理想和情怀 ,集中地体现 在对脚下这片热土的深挚感情, 抒写乡村、乡情和乡愁。他 的诗歌题材集中 ,情感冷峻而炽烈, 具有鲜明的乡土色彩和 地域色彩 ,在崮乡的自然风物和诗人的心灵世界中, 唱出了 一曲曲嘹亮的歌。

      赵京刚的《春到蒙山》《夏日蒙山晨曲》《夏日蒙山小 夜曲》《冬日蒙山即景》《槐花谷》《剪断主翎的信鸽》《雪 落蒙山》等诗歌, 通过质朴深情的语言、季节变化和自然景 物的描写 ,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和对生命根源 的追寻。

      以《春到蒙山》为例:

      残冰消融山涧/清泉重又在岩石上/抚响叮咚的琴弦/苦菜花悄悄从树下腐土/举起紫色叶片的企盼/高高的悬崖上迎 春花/垂下璀璨的金色星串/山羊群像黑松林一阵风/在牧羊 人吆喝声中/从山前飘过后山//幽深的蒙山峡谷/春天已不再 遥远/游人追循燕子的呢喃/乘着春风迤逦进山 … …

      这首诗歌富有音乐感, 从节令变化到自然景观的变化 , 由细微到壮阔,物象切换,情境转移,动静相结,层层推进, 细腻传神, 在富有动感的画面流转中, 写出了蒙山之美。

      赵京刚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力倡人民性。他认为, 当前诗  歌最大的弊端是远离了人民性。一些诗人在写作中过多地关  注自我, 关注个人的生命体验, 割断了诗歌与社会现实和火  热的时代的联系。或者过度地强调艺术性而忽视了人民性 , 或者过多地强调诗歌的实验性而丧失了神圣感。诗歌创作既  要表现诗人独有的情怀和内心的体验 ,也要走出个体的小世  界,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诗人应当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有一颗对故乡、祖国和人民的炽热的爱心, 关注时代, 关注  现实, 关注人类的命运, 让诗歌与时代同步, 与人民同心。

      赵京刚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诗人,  把人民性作  为诗歌创作的表现主体。他在《静静的农家小院》《在路上》 《塔山天主教堂》《红枫树的旅馆》《草原》等作品中, 从  简约、朴素、 自然的审美观念中去挖掘诗意、提炼诗境、表  现诗情, 体现人民性的审美精神和诗歌品质。

      这三部诗集, 让我们了解到三位诗人的诗歌创作风貌。 他们的诗歌内在秩序中有一条精神性的密码 ,那就是赓续了 公鼐等文学前辈的精神之火, 让崮乡这块历史悠久、人文深厚的土地赋予了时代精神和历史意义 ,并呈现出独特的美学 意蕴。

      蒙阴历来是乡土文学的重镇。三位诗人的诗歌 ,组成了 一个“文化地理”意义的精神标尺, 呈现出崮乡文学葳蕤生长 的态势, 这些诗歌也为崮乡文学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 ,他们聚焦崮乡, 回望乡土, 集结出发, 再次踏上 崮乡文学的新征程。在这种诗性思维的引导下, 显示出诗歌 创作的强大生命力, 必将开创一个诗歌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主持人:  刚才雁阵老师讲到了流派 ,这个派是诗歌中固 有的文化特征, 是诗人固有的文化, 无论你怎么包装, 怎么 掩藏, 你都无法掩盖住派的光芒, 说派是一个文化的存在, 他把诗路思语三位作者划归为崮乡 ,是崮乡诗派, 我非常赞 同。应该感谢业内各位专家 ,这次研讨会应该是我这些年来 主持的近百场研讨会中, 我认为是最精干最精炼的成员, 无 论诗人和专家学者 ,他们的发言都围绕主题, 始终围绕着诗 路思语的这个核心 ,所有的发言者都是精心研读文本, 然后 做出自己的判断 ,发表自己的高见 ,这一点难能可贵。作为 主持人, 我代表三位作者向你们表示感谢。下面请临沂报社临沂报业集团编辑资深文化推广人张斌发言。

      张斌:  那个今天非常激动, 因为原来的我在 20 年前我  也曾经是个诗人, 当时我上报社时也就一本诗集过去 ,来到  这看见了老领导,见了杨会长,杨会长现在也成了一把手了, 是这个沂蒙文化研究会会长, 也祝贺冯书记加入中国作协 , 冯书记写的诗很好 ,格律诗包括他的书法 ,他是常年订阅散文, 就读了几十年了。今天是在祝贺三位诗人, 来自蒙阴,沂蒙老区蒙阴这个地方是最厚重的一方水土。张岚主席给我打电话说,赵元平出诗集了,一看是三个人的,一定要参加 , 来祝贺祝贺他。我谈下自己的感受 ,从编辑学来说, 当时我   一看书出来太大,光说厚重,并不是以你的开本大来衡量的 , 封面的设计有点太灰暗不阳光 ,如果它变成一种自然的本色, 把沂蒙 72 崮拍下来, 然后把图一铺, 你能看见沂蒙崮, 沂蒙 72 崮, 更能体现这种崮乡诗派情怀, 那种颜色还有点偏   暗了, 开本太大了 。赵元平的诗 ,诗写得很有味道 ,你把这   诗分一下, 包括把古体诗也分一类 ,你这么一个大杂烩, 或   者说你要实在不行 ,你要想简单把时间也标上, 咱拿来发表   的, 一看随着时间的好看。就说这方面 ,你看三本书的诗都   是一个真情 ,体现一种乡情, 那种家国情怀都有, 尤其是爱   情那个点, 亲情也是很真。行了, 我不用多说了。

      主持人:  看来张斌同志是言简意赅, 他有很多话要说, 他故意把时间留给后面几个大咖, 感谢张斌。下面请来自岛 城的作家高文前先生发言 ,高文前是临沂商会青岛临沂商会 的副会长 ,这个也是从沂蒙山区走出去的一个长期淹没的民 间的一个作家 ,也是沂蒙山历史上第一代出去扛麻袋的打工 农民。现在有请高文前先生发言。

      高文前:  感谢很荣幸今天能够参加诗路思语研讨会 ,其 实在座的各位在文学这方面都是我的前辈, 都是我的老师。 我虽然年龄大, 但是在文学方面我是个走到河边的老鸭子, 连水还没沾到, 沂蒙文化这方面, 我在青岛这 40 多年了,我感觉到咱们这边的文化是比较厚重的, 因为受这个影响我  从小挺喜欢读书,19 岁跑到了青岛去打工,虽然是扛着麻袋, 这个再怎么累, 读书是基本上没落下 ,这样生活读书也不能  放下, 我一直就这么着没放下读书。那个时候改革开放的大  潮 ,全国人这些打工的 ,基本上都没有方向了 ,基本上务虚  的没有太多。在这一方面我还是坚持住了。我说起来和赵元  平老师您, 觉得 16 年以前我们应该就见过, 这是因为青岛  临沂商会每年举办一届会议, 当时刘玉岭是青岛临沂市商会  的会长, 我们应见过面。再后来因为创作长篇小说 ,在杨文  学老师的的指导下 ,才开始正儿八经的接触到咱们家乡的一  些作家。对诗歌我也不大懂 ,这个属于外行, 我也是不能评  论, 我只能说一个是欣赏, 一个是学习, 再就是祝贺 。我就  说这些。

      主持人:  其实高文前老师是谦虚的 ,过度的谦虚等于骄 傲。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和山东省社科院已经做了一个深 入的交流。早在去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报了一个选题 ,这个 选题叫沂蒙乡土文化论坛 ,后来这个论坛不让我们搞了, 我 们就搞这个活动。再一个我们已经在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备案了我们论坛, 也就是说它的起点就是高文前用 40 年的 时间创作了一部 80 万字的长篇小说, 大约在 1 1  月份左右, 我们就要召开这个作品研讨会 ,我们和山东省社科院联合联 合举办, 到那个时候我希望能看到周围的笑脸, 听到周围的 笑谈。会议继续进行 ,这一回再请临沂籍的两个大诗人做一 个评点。首先请瓦刀 ,是我在山东文学社当辅导员的时候发现瓦刀的诗歌 ,那时候我就发现瓦刀是不平凡, 瓦刀现在亮 出你的刀锋。

      瓦刀 :  新诗运动以来 ,打破了古典诗歌的形式束缚 ,彻  底摒弃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平仄、对偶、韵律等外在形式的写  作技巧, 让诗与歌分道扬镳 ,使中国当代诗人的创作走向西  化, 更加注重以意象发掘、意境营造、意蕴意旨多元的深度  写作。在当下诗坛你吹我捧 ,觥筹交错的热闹背景下 ,诗歌  的同质化写作却越来越严重。粗读三位赵姓诗人的诗歌, 第  一感觉他们的写作是安静的 ,是背对诗坛的。虽然有些作品  诗性差欠 ,但是他们仍然根植于中国诗歌借景借物抒情、喻  理、言志的传统思维体系中 ,诗歌指向明确、语言直率兼具  韵律, 再次模糊了诗与歌的边界。阅读中发现赵元平先生有  长期歌词创作的功底,而京伟、京刚兄弟俩有着从事格律诗、 打油诗的写作经验 ,所以三位的很多诗歌能给读者带来开口  即可吟唱的阅读体验, 构成了该部诗集的共性。

      关于个性 ,雁阵兄在该部诗集的序言中给予三位的评述 应该说把脉精准, 切中肯綮, 不再赘言。下面, 以赵元平先 生诗歌为例, 说两点个人看法, 同时兼顾京伟京刚两位朋友 参考。

      我不知元平先生的写作初心是否给自己定位为乡土写 作?诗中许多方言的使用 ,是否考虑过会给其他地域的读者 带来阅读障碍?这是我的疑虑,对于作者而言未必是缺点。我 也见过当代诗人使用方言写作的范例。可诗歌写作不同于小 说和散文 ,诗人要想通过极少的文字、简短的语言向读者传递丰富的信息, 应该兼具体恤和感知读者感受的自觉。大家  也许听过某些诗歌作者的自圆其说:诗是写给自己的,艺术从  来都是小众的等等观点。我认为这是为自己羞涩的阅读量做  的无效辩解。其次 ,诗歌比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多了一个朗  诵的属性。诗中的方言, 是不利于普通话诵读的, 人为限制  了诗歌的传播。第二 ,题目是一首诗的内核或主旨外延 。可  能是一首诗的出发点,也可能是落脚点:无论是先有诗还是先  有题目 ,对一首诗而言它是举足轻重的 ,是引发读者兴致或  好奇心的切口。为什么古诗中经常出现无题诗?就是作者刻意  设置的留白或悬念。个人感觉元平先生在许多诗歌题目拟定  上尚显草率, 比如组诗《门窗的信念》《永远的双亲》都写  得很出彩 ,题目却没给诗歌增色, 反而消解了诗意。再以第  15 页《碗筷话题》为例,前两节极具想象力 ,富有生活的哲  思, 取象新奇, 喻指贴切得当, 如果至此而止 ,就是一首好  诗。若取最后一节“ 日子”两个字为诗题或可让读者读完诗再  逗留片刻。逗留, 是给读者思考的时间与想象的空间 。已故  诗人孔孚反对“直浅露”, 该该诗第三节的出现, 违反了“露 ”  的禁忌 ,难免让读者产生画蛇添足的遗憾。京伟和京刚兄弟  俩的诗集我也大致翻阅了。像京伟的《春天,请等一等》《连  翘花开》《雾天过海口》等都不失为优秀之作 。京刚的《五  姑》《槐花谷》《仅有一次》《冬日蒙山即景》等很值得鉴  赏品味。我发觉弟弟的叙述能力比哥哥强,但不如哥哥节制。 诗意的呈现的确考验一个诗人的叙述能力 ,但更离不开语言  的节制。这就需要写作者对词语不断推敲 ,对语言反复打磨对叙述适度把控。当然最终考量一个诗人的真伪 ,文本是次 要的,至少三位作者的写作动机是纯粹的,是真诚的;他们文 本背后所构建的精神谱系是友善的 ,是高尚的 ,是具有价值 的。

      谨以此与诸位商榷, 不当之处, 期待批评。谢谢。

      主持人:  瓦刀从意象切入 ,对三位诗人的作品进行了点 评。他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这个题目需要做好 ,你这个诗的 诗性其实是那题目做出来的, 瓦刀看得很准。一个题目, 是 这个诗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所以请三位诗人借助瓦 刀的点评以后擦亮你的眼睛 ,擦亮你的窗户。下面有请轩辕 轼轲。轩辕轼轲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临沂市作家协会副主 席, 临沂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 ,诗歌创作委员会是临沂的诗 歌界的大拿, 那就请大拿诗人轩辕轼轲发言。

      轩辕轼轲:  一个人出诗集很常见 ,父子两辈一起出诗集  就很难得, 一家三位诗人一起出诗集就成为佳话了。一门三  赵令人想到一门三苏,称得上是诗人之家了,而且三人成群, 他们也正好创建了一个诗群, 叫 “ 崮乡诗派”, “ 崮乡”恰是故  乡, 写的是故乡的风土人情, 身边故事, 记录的是新时代的  日新月异, 山乡巨变 ,他们主张诗发乎真情、发乎内心, 回  归传统、 回归自然 ,都暗和当代诗的发展轨迹 ,传统里有糟  粕的东西, 但传统里更有强大有生命力的硬核。譬如小说 , 在西方新小说、后现代之后 ,就有回归传统叙事的现象, 甚  至在小说革命发轫的法国新小说流派中 ,新出现的作家艾什  诺兹 、 图森等就对罗伯.格里耶 、克洛德.西蒙的物化 、抽离情节和意象繁复做了调整和梳简, 回到了细节清晰、人物生 动的轨道上, 国内的诗歌也是这样, 经过上个世纪七八十年 代的朦胧诗的复啼新声、八九十年代的第三代的诗歌实验, 到了新世纪铺天盖地的网络诗歌 ,诗歌已经回到日常、回到 口语、 回到生活, 因此自然的、质朴的、和生活密不可分、 肉贴肉关系的诗是好诗已成为诗界的共识。

      元平兄的诗歌清新自然、富有音律 ,他的很多诗谱曲就  是歌 ,他的歌词也屡次获得大奖 ,他写了大量乡情和亲情融  合一起、水乳交融的诗, 像《父亲》《黑碗》《站在高岗上  的娘》《拿起煎饼想起娘》等, 既能感受到浓郁的乡愁又能  感受到沉甸甸的亲情, 其中有一首代表作叫《崮》: “父亲  蹲坐的姿式/茂密的树林/是他的绿蓑/迷蒙的烟雨/彰显从容/  坚定/就以这种姿式/从远古至今/高峻的面孔/全是疤痕累累  的眼睛/静观苍山如海/人如游鱼/夕阳/是他叼着的烟锅/袅袅  着云霞/父亲蹲坐在这里/大雁在头顶上/叫了几声/他绿蓑下  藏着的金果/就骨碌碌/滚满了乡村大道。”这首诗把父亲和崮  联系在一起, 达到了山格与人格互证, 人性与山性辉映 ,合  而为一的境界, 父辈如山, 山如父辈 ,令人想到罗中立的油  画《父亲》, 是一曲讴歌沂蒙山和沂蒙父老的壮美诗篇, 不  愧诗集的名字《我把生命交给你》,只有把生命袒露在诗里, 诗才会鲜活地袒露在读者的眼里。

      从京伟诗集的名字《种一株相思等你》就可以看出他写 了大量的爱情诗 ,情诗历来是诗歌史上的重镇 ,诗就是抒情 的 ,爱情是人类情感最美好最浪漫最肆意的部分 ,历代流传下来大量情诗杰作 ,京伟的爱情诗 ,借鉴了宋词婉约派和戴 望舒现代派的精华,意象优美、语言清丽、诗思婉转,像《一 把钥匙》《种一株相思等你来》《错过了花开的季节》《就 算下雨也陪在你身边》等诗, 谱写了一首首对爱、也是对美 好生活礼赞的好诗。

      京刚的诗集《白云远去》侧重于对乡情的抒写 ,他写了  大量描绘蒙山的诗, 像《春到蒙山》《夏日蒙山晨曲》《雪  落蒙山》等,还写到了很多蒙山的景点,《静静的农家小院》 《在路上》《塔山天主教堂》《红枫树的旅馆》, 他的诗风  飘逸、诗思含蓄, 静水深流, 白云远去, 其中《把你的锋芒  隐藏》:“让那夜半的钟声/和着寂静/在群山之中微微传送 … ” 他的诗的光泽也是这样, 柔和静美, 在读者中不断传送。

      一门三诗人,分别侧重于亲情、爱情、乡情,三情并峙, 但三情都饱含着真情、深情、激情 ,这使得这三部曲的诗集  浓郁厚重 ,厚德载物 ,厚情载诗 ,这三部曲联起来就像群崮  在秋天捧出的累累硕果 ,这是临沂诗群的一个重要成果, 也  是中国乡土诗歌的一道新的靓丽风景 ,再次祝贺三位优秀诗人。

      主持人: 我与轩辕轼轲的相遇是源于诗,这是他的专项, 这个是轩辕兄的特长 ,在我的记忆里 ,轩辕是一个生活得很  有实力 ,他在诗歌方面的创作与投入确实让我们感动, 感谢  轩辕的精彩的评点。一个地方的文学的繁荣离不开一个优秀  的作协主席 ,作协主席的胸襟 ,就代表这个地方的文学的繁  荣,一个深度一个广度,它的力度也代表着这个地方的深度。

      瓦刀刚才说他参加这次研讨会 ,源于张岚主席的霸气 ,似乎 这个霸气我还没有感觉到 ,但是台风我们已经控制, 请临沂 作协主席张岚发言。

      张岚:  感谢杨老师的溢美之辞 ,不但对于我本人的高度  评价, 对我们整个作协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让我很感动 , 应该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时节 ,这也是个美好的时刻。秋天是  收获的季节 ,特别是今年的秋天具有特殊意义, 大家都知道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还有中秋节、教师节, 也都在来的路上。可以说, 这是一个喜事连连的一个时刻 , 在这样的时刻中, 咱们组织这次作品研讨会, 我觉得应该是  喜上加喜,叫做锦上添花,所以我觉得这个日子选得特别好。 而且我个人觉得这次的作品研讨会在座的每一位是临沂各  界的文化名流, 应该是大家云集 ,规格是如此之高。规格之  高其一是: 大家都知道杨文学老师刚刚当选为第三届山东省  沂蒙文化研究会的会长 ,这也是他当选会长之后的首秀 ,举  办的第一次第一场作品研讨会。从这点也能看出, 咱杨老师  对三位作家的作品的重视。规格之高, 表现之二是 ,德高望  重的冯增田书记昨天参加了作协组织的一个活动 ,今天又亲  临这个活动 ,一个周末两天的时间就都用在文学事业的繁荣  发展上了 ,这个也能看出冯书记的这种重视, 同样的还是于  泳主席 ,现在文联就于主席一个主席, 应该是日理万机, 也  是昨天参加了一个活动 ,今天又来 ,这种重视程度能够感受  到。同时 ,今天的活动特别新颖 。新颖的方式之一是 ,在确  定这个活动的时候就分出了校园派和我们作家派。以周院长为首的校园阵营要出几个专家学者和教授 ,我们作家协会要 出几个 ,所以在选择团队的时候 ,今天到会的每一个人都是 千挑万选的, 因为名额有限, 所以能参加这个会的, 无论是 大学的 ,还是咱当地作家协会的 ,都是咱们这个群体当中的 佼佼者 ,都是在我们这个行业当中的领头者 ,所以这种方式 比较新颖。第二个新颖的方式, 一开篇用三位朗诵家声情并 茂的朗诵, 开启了我们今天的研讨会的序幕 ,这也是我参加 了众多研讨会的第一次采用这种方式 ,所以让我感觉到耳目 一新。第三个新颖的方式是 ,杨会长专门把领导的讲话放在 最后边 ,这与传统的研讨会把领导讲话放在前边不同 ,这种 方式, 也让我们充分感受对作家、对学者教授的重视, 先把 这种文学的理论的放在了最前边。所以作为一位作家能够出 席今天这么一个高规格的座谈会 ,能够共同参与和互相借鉴 这么一场文学活动, 我也受益非常多 。一路听来, 无论是以 周院长为首的学院派 ,还是咱们作家这个团队, 每一位发言 者都做了充分准备, 同时在点评当中, 我也听到了大珠小珠 落玉盘那样的评价, 同时我也感受到较为深刻的思想风暴。

      所以今天我也是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文学的碰撞和文学的 价值, 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实际上临沂市作家协会这么多年    来 ,在领导还有同志们的关心支持下 ,作为一个文化重镇的    社会团体 ,在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上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刚才各位学者专家作家, 包括杨老师也一直在介绍, 咱们临    沂在山东乃至全国文学的创作和文学团队队伍建设当中都    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特别是在诗歌的繁荣发展上。大家都知道,早在 2  0 年前在中国的诗坛上,就有三驾马车之说,这   三驾马车应该是从沂蒙山走出去 ,在全国唱响, 经常在全国   大赛中屡屡获奖, 其中的轩辕主席, 应该是把所有的奖项都   拿下, 而且经常跟俄罗斯等诗人有深度交流, 包括瓦刀老兄   等诗人, 也早已在全国有很好的知名度, 咱们沂蒙诗歌在诗   坛的社会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肯定。近些年来, 我市   虽然在诗歌方面稍微的减弱 ,但大家一直都在努力着, 包括   咱们文学创作的各个门派, 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创作等都   有很好的建树。今天到会的散文优秀代表也果, 刚才休息期   间我也跟她探讨 ,她目前正在承担着由市作协策划推荐的一   个文学主题创作《沂河传》, 相信这部作品, 出版之后也会   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 包括今天到会的冯书记, 包括刘存玲   主任, 也是咱们今年刚刚当选刚刚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因为大家都知道今年也是咱们的丰收之年, 临沂作家协会有   9 位作家加入了中国作协, 这也是咱们临沂市作家协会第一   次这么多数量地加入。今年还有 76 位作家申报了山东作协 , 因为这也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以前申报最多的时候也就   四五十人。所以从这点来看, 咱们文学的这种力量也深入人   心 ,所以今天无论是规格之高 ,还是咱活动之新颖 ,都是对   临沂市作家们的一种肯定 ,对咱们沂蒙文学繁荣的一种助力, 特别是对以赵元平老师为首的咱们三位诗人的一种厚爱和   支持! 我也是深深感动着。这里首先我也表示感谢, 同时,

也祝贺三位作家为咱临沂的文化和文学又送上了一份厚礼, 也是为中秋、为国庆献上的一份厚礼。

      对三位作家的作品, 我谈三点感受。一是感觉非常有厚重感。无论是拿在手里的这种质感 , 还是作品的内容——他们的写作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家国  情怀, 刚才各位专家也都说了 ,他们的立意都非常崇高, 而  且它更有趣、更丰富的是原生态的这种内容, 我觉得都表达  了对故乡深厚的情谊和对生命的敬重 ,彰显了诗歌强大的生  命力,呈现出了中国式工匠精神的诗歌文学的表达。基于此, 都让我感受到了这种文学的重量。第二个是质朴。有人说诗  歌像一条河流, 每位诗人都是这条河流的探索者 ,他们用自  己独有的语言和形式寻找与世界的对话 ,三位作家的作品都  给我一种天然去雕饰 ,质朴有力的感觉。他们通过对故乡的  热爱和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体验, 阐述了诗歌的本质, 用  独特的声音与世界对话, 立足生命的本质 ,探索更深层次的  意义的流动 ,使我在阅读的同时, 强烈感受到诗歌应该是来  源于自然 ,根植于生命, 能够让人踏实 ,给人希望, 最终实  现心灵的这种救赎 ,使读者对生活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使诗  歌成为一种向自然和生命致敬的一种方式 ,而三位作者的作  品无不深具了这种内涵和意义。第三是真切。大家都知道刘  勰在文心雕龙当中说过“义典则弘、文约为美”, 三位作家的  作品都做到了文旨“ 弘 ”“美 ”的要求,他们都追求真诚的文字、 真切的感受、真实的表达 。正是这“三真”, 使他们的作品有  一种自然之美 ,有一种大地之气 ,有一种发自内心感人肺腑  的情愫, 而这种情愫恰恰是他们的为人。三位中我比较了解  的应该是赵元平老师。大家都说了 ,这个在文化圈工作生活了 40 多年的老师, 无论是在报社 、还是在体育文化方面 , 他的热情谦虚, 担当大气真诚, 处事宽厚, 性格温和, 每一 个在与他交往、共处中都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品质, 同时他 的诗作也充满了这样的质地和内涵 ,体现了他坚持着一以贯 之的这种精神——那就是责任和使命, 因为我和赵老师是一 个时代的人, 我也有过写诗的梦想。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 正是朦胧诗比较盛行的时候, 那时候整天、整夜的书写, 写 了一本一本地放在那边 ,所以我想 ,这么多年来, 三位作家 能够坚持下来, 靠的就是用心用情和用力这种坚守和坚持, 我觉得肯定是一种天然的责任和使命使然 ,也是一种自信和 勇气使然 ,还有一种是为故乡创作的这种心境 ,特别是他与 故乡与沂蒙、与祖国、与他所热爱的烟火人生, 紧密地连接 在一起的这种热情和温暖。所以读他们的诗 ,便都能读出这 些内容和答案。因为我是蒙阴人 ,对故乡的山水草木也是非 常熟悉的 ,所以在读他们的文字的时候 ,那种亲切和亲近之 感油然而生。作为一个蒙阴人, 我也得向三位赵老师表达我 由衷的谢意 ,是你们把故乡之美和故乡人民的那种精神生命 的状态呈现给了世人 ,在这层意义上 ,你们所推出的这套书 的意义是非常崇高的。其实赵元平老师是这样, 我想同为蒙 阴人的赵京伟和赵京刚两位老师身上也同样具备了这种品 质。正是你们这种风范、学养, 才共同守护起我们沂蒙文化 和文学的标杆, 也正是你们和你们一样坚守的作家们 ,才使 沂蒙的文学得到了持续繁荣和发展。这样的发展也凝聚着不 但是三位赵老师、 同样也是我们在座的, 以及我们所有沂蒙广大文学和作家们的这种心血 ,也凝聚着大家的这种付出和 奉献。在这里我也想说一下 ,沂蒙文学的这种繁荣和发展离 不开临沂大学的这种助力支持 ,特别是我们换届以来, 周忠 元院长带领了这些专家学者们, 一旦有重要的学术研究 ,他 们都是选最好的学者和专家倾情参与 ,而且在座谈的过程中 都把最好的观点表达出来。在不断地交流中, 让我们的作家 们能够视野更加开阔, 思想得到更好地碰撞和升华。所以在 这层意义上 ,周院长不仅仅是我们沂蒙唯一的一所高校文学 院的院长, 也是我们沂蒙文学的一个重要推手 。在这里, 我 想把掌声送给周院长。

      伟大的时代呼唤着伟大的作品 ,我们要感谢文学给予我   们的 ,也给予我们生命和我们大地的这种滋养和丰厚的馈赠, 它让我们获得了无穷的力量和生命的一些价值体验。文学丰   富了我们的心灵 ,诗歌让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命闪闪发   光, 而研讨会则是无限地拓展了我们文学的世界。这样的研   讨会我们市作协也一直在组织 ,但像今天这样 ,特别是这么   规格之高 ,有杨会长这种主持的研讨会今年还是第一次 ,接   下来, 我相信应该还会有第二第三甚至更多场 ,这也是对我   们沂蒙文化和文学推动的巨大贡献。

      这次文学活动 ,不仅碰撞出了我们文学的或者思想的一  些火花 ,更为文学乃至我们沂蒙的文化和文明互鉴提供了新  的启迪。在这丰收在望的时节, 三位作家也迎来了创作的好  时节 ,他们以独立之思铸就诗歌的风骨, 以心灵之笔呈现文  学的魅力。在洁白无瑕的稿纸上,在我们这个美好的秋天里,在他们写下秋天的第一行文字的同时 ,在辽阔无垠的文学的 疆域里, 又将开启新的奔赴。

      风好正扬帆。行程万里, 不忘来路, 昂首阔步向百年, 我们沂蒙文学正青春。所以让我们一起致敬三位老师 ,致敬 我们所热爱着的文学, 同时也期待三位老师有更多更好更精 美的文学佳作。

      最后再一次感谢杨文学老师, 感谢冯书记, 感谢于泳主  席, 感谢在座的每一位老师, 也希望特别是以瓦刀老兄为首  的作家们,原谅我对于文学活动的各种“理由和借口”的“粗暴” 和 “武断”, 将来在我们的活动当中, 这种“粗暴”和 “武断”可  能还会经常出现, 也希望大家能够不但温柔以待, 也将“粗  暴 ”“武断”以待地对待着我们的文学和我们的生活。好,谢谢  大家。

      主持人:  我们有全部的理由相信 ,一个著名作家带领一   批有志于文学创造者的过程 ,这些作家一定是有真正的意义, 这不是期待 ,这是定义。感谢张岚主席全面细心的发言。各   位专家 ,各位都是大腕, 大咖总是在谢幕的时候见一面, 后   面的大咖都是在期盼时候的姗姗来迟, 这不是大腕的做派,而是大地天空的机定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中国作家协会 会员, 临沂市技师学院原党委书记、管理学博士冯增田教授 发言。

      冯增田:  今天很高兴参加这次研讨会, 当然杨文学会长 把这套书送给我了之后 ,他送我一个包。当时我是换届委员会主任 ,在主持会议的时候送了一套作品, 三本诗集, 我一看都是崮乡文化, 崮乡诗派的重要的事情。昨天晚上我回家  很晚了, 我就赶快看看, 我翻了一遍, 看了一下感受很深。 张斌发言提出的问题我有同感 ,我就想如果在故乡上画上一  个美女站在山顶上是吧? 穿个红裙子那不更有深意吗? 蓝  天、 白云、绿树 ,但是我实际上翻了一翻看看, 里边是丰富  多彩, 展现了我们历史的秘密。我们这个时代就产生诗人的  时代, 我们沂蒙是产生艺术的沃土, 我们作家协会是推出艺  术人才的平台, 我感觉到我们今天聚汇的各位专家发言 ,杨  文学会长都概括得非常好。各位诗人作家对三位这个作者的  评价可以说都是很有见地。我听了也很受教育, 很受启发。 临沂它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 ,文化灿烂的地方 ,在历史上又  产生了很多的诗人 ,很多的艺术作品, 我们在这种历史文化  当中,又有了我们新一代的诗人和艺术家,感到很欣慰的是, 我们现在临沂可以说是人才辈出, 艺术不断繁荣, 包括我们  的作家协会的各项活动, 我昨天参加散文的研讨会 ,著者谈  了很多的体会, 谈得很到位。昨天广泉主任 ,还有我们的蒋  老师, 评论老师都参加了 ,他的作品很有感染力 ,他的散文  就是一种诗, 他谈了一点很细节的地方, 我觉得很有意思。 他在杭州看岳飞庙的时候 ,他站在学校的墓前浮想联翩, 岳  飞庙里边人流如织, 熙熙攘攘的 ,那么苏小小的墓前就站他  一个人, 苏小小我们大家都知道是一个诗人, 写她的写得很  多 ,给一个漂亮的女子 ,他能想到这件事 。我曾经写过一篇  论文, 我写理论文章比较多, 我就谈到一个叫散文的诗化 , 发表在 1997 年的时代文学上, 就谈了散文他的诗化, 这是因为它的发展的趋势。我们经常读那些, 我是读中文的 ,这  里是咱中文系,读中国的古代文学史的时候,看他神话传说, 读诗经的时候, 优美的诗句, 还有读汉代的汉乐府的时候 , 读到我们唐诗宋词元曲的时候 ,这里面都是诗的东西。我也  喜欢书法 ,那些书法作品你看写出来很沧桑 ,但是里边他的  诗写得非常有意义。你像米芾的诗, 大家可能也懂一点, 书  法写得非常的体现很高的境界 ,他的诗这时候写得非常的有  意义, 他从无锡坐着船上了, 湖州坐船了 40 多天, 写了一  路 ,就用书法的形式把诗写出来 。我也喜欢写诗 ,但写的也  比较少, 写格律的诗, 写一些现代诗 ,但是我写散文诗写的  比较多, 主要是写理论文章。所以说我就说三位诗人, 我简  单的看了一下, 像他们这种时代之歌, 表现得很充分 ,给人  以鼓舞, 给人以启迪。写的古桥青山使人产生一种乡愁感 , 写的生活之美, 一种生活的这种美好的感觉, 写的这种感情  的震动, 让人感受到这种人性的一种美好。我们所以说沂蒙  大地就产生诗歌的地方 ,产生散文的地方 ,是产生艺术作品  的地方 ,就是反映生活, 反映时代, 反映风貌 ,这个反映我  们丰富多彩的感情 ,这是我们诗歌担当的使命。从三位诗人  表现的来看, 我看各有特点, 元平这个诗集更多的是反映了  时代的一些东西比较多, 家国情怀的东西比较多, 当然都有  家国情怀的语言。赵京伟写的诗, 我看到缠缠绵绵的在那里  写的很多的亲情、友情、爱情 ,就是一种美感, 特别我看他  这个很有意思, 他起这个名字都很有意思, 我还记了几句 , 体现了这种人性 ,这种对女子、对生命的这种敬重, 反映了这种感情、这种热情。元平还把我们战友情写诗集当中去了, 反映了我们一块共同工作的这 10 年, 用 4 句话进行了高度  概括。当然我看到评价有点过高了 ,现在评价的太高了, 当  时也反映了这 10 年的风风雨雨,反映了这 10 年的历程。元  平我对他的认识 ,他带动一批企业家 ,相当数量的企业家就  是他从他手里带动出来, 脱颖而出, 包括这个地方的老板 , 你像搞汽车的、当时销售汽车的 ,搞房产的 ,搞医疗的, 我  当时直接接触的很少 ,但是后来我离开报业集团以后, 陆陆  续续的说 ,这都是元平当时在临沂报业集团带的人 ,都是对  报业有很大支持的人 ,都成了企业家了。在这些人当中也产  生了一批诗人, 一批文学家, 一批艺术家。元平本身不仅他  事业是干得好, 而且他是写了很多的诗, 写很多的歌词 ,很  多的散文, 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这个地方也祝贺你们  三位作家诗集的出版, 也祝贺我们这次杨会长、张岚主席、 于泳主席组织的诗集研讨会的圆满成功 ,也祝愿我们临沂的  文学事业蓬勃发展, 在这种时代的发展当中产生更多的诗 , 产生更多的文学 ,杨( 洋)文学, 我们的协会有洋文学的文  学, 前任会长叫葛文学, 我们第三届会长叫杨文学 ,希望我  们文学事业蓬勃发展, 兴旺发达, 谢谢各位。

      主持人:  刚才说冯教授是带着感情参加老部下的研讨会, 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冯教授。研讨会进入第三个流程, 最   后一个流程, 三位作者分享感言。

      赵元平:  感谢 ,很激动 ,很感谢, 首先感谢杨会长 ,这  一套书,于从策划,到出版,到印刷,到这次研讨会的召开,都是在他亲自指挥谋划之下 。我们兄弟俩, 是好朋友 20 好  几年了, 快 30 年了 。感谢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临沂作  家协会, 临沂大学文学院 ,这三家主办单位, 张主席、周院  长,还有各位教授、评委,大家的评论,我听的是非常认真, 都下了这么多的功夫去读这诗稿, 感谢, 水平非常高 ,你看  刘存玲老师还下了很大的功夫,谢谢你们。感谢你们的高见, 我说实在的, 我跟京伟、京刚弟兄俩开玩笑, 我说咱爷仨的  诗有一个好处, 用孔子的话说叫“思无邪”, 也都是正能量 , 但是至于诗艺 ,这些专家, 尤其作家们可能不好意思说, 咱  要清楚要明白。你像是轩辕、瓦刀的诗歌, 我都读了, 我都  有深刻的印象。轩辕轼軻二十几年前写了一首诗, 我印象非  常深刻, 写了很简单的事, 那个题目我忘了, 写的水龙头 , 喝水龙头上的水 ,他展开了很多联想, 写的联想是非常有才  气的, 要没有比较高的才气是绝对写不出来的。今天王文营  老师提的语言的陌生感,包括邢斌老师提到的,诗要写出“ 断  裂 ” 的部分, 生活的 、形象的 、感情的 、思想的断裂部分 , 就是都写新的, 创新一点, 就是“画到生时是熟时”, 确实是  文学创作应该这样, 这个“生 ”是陌生、是生涩、是生出新的  东西。刚才瓦刀说的这个题目不够新颖 ,这就是说思维的模  式化、惰性化造成的, 应当对这些东西下点功夫 。也果作家  今天也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就是个性化写作。当然自我  命名崮乡诗派, 我们也举个小旗子, 就是考虑个性化问题 , 首先是对自己的这种鞭策, 至于这里头内涵, 我们的作品与  这个名称是差距很大 ,但是我们也有一定的思考, 包括我用一些方言肯定是也有思考的, 肯定是有意为之。我说, 我们  “ 崮乡诗派”首先诗得有点“土腥味,土腥气,要足插进泥土里”;  其次, 还有点“苹果香, 苹果芳, 要香美沁人心脾”; 再次 , 还得有点“ 空谷音,空谷响,要留些言外之意”我们那个地方, 崮多, 谷多, 空谷之音, 空谷足音, 要有点回响, 要有点文  字之外的东西。当然 ,崮乡,对我们三人来说,是地理坐标、 心理坐标, 更是情感坐标、文学坐标, 怎样把这个坐标标注  得更清晰 ,这些, 我们差距还很大 ,但是我们很真诚, 还得  继续努力。在这里我得特别要感谢一个人 ,就是我的老领导  冯增田书记 ,得这么说, 美国人说人生有三匹马, 载你到诗  与远方, 我们中国人 ,这一辈子往往会在你不同阶段, 要碰  上三个贵人,应当说,在我生命的中间阶段也是最重要阶段, 就碰到了冯书记 ,在他的领导之下, 我应当说干了报业的十  年广告 ,那是临沂报业集团的广告巅峰之作。像沂蒙晚报一  年的广告收入 ,在长江以北地市级报纸的广告经营当中也是  独树一帜。我有幸就是领了那么多广告人 ,后来当然有些成  了企业家 ,原先冯书记有的认识不太清楚 ,现在他们经常请  你喝酒, 我都知道, 都给我汇报, 这个非常好。像冯书记 , 是我遇到的 ,在领导当中 ,在识人、用人、培养人方面, 最  具有定识、定见、定力的领导 ,他已经到了市委宣传部, 到  了临沂技师学院了, 我都离开了报业集团了 ,他为了我的政  治前途, 当然也为了工作 ,还想把我调到临沂技师学院, 因  为我年龄确实大了,虽然没办成,但真的让我感动的。在此, 对于在座的各位的真情、高见, 让我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赵京伟:  谢谢大家。今天我带着学习的心情来了之后 , 受益匪浅 ,特别是感动的是在中秋节即将来临之前, 我们星  期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 大家都要走亲访友 ,看看老人  拜访一下情况。各位老师 ,各位评论家 ,各位文学前辈能够  牺牲自己时间来参加我们爷仨的诗路思语的研讨会 ,真的非  常的感谢。在这里我的心里就是老师们能够精准的点评了我  们爷仨的诗作,并给予了肯定,同时也给了批评指正和建议。 记得小时候我母亲经常教育我和我弟弟说不论在什么时候  出去的时候, 要多向人家学习, 受人调教武艺高, 每时每刻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那种长处 ,特别是今天, 更何况是来的  都是文学前辈, 和一些大家 ,对我们精准的点评 ,使我受益  匪浅。在这里京伟也都一一记下了, 生怕漏掉一点, 我回去  了就慢慢的消化吸收, 因为毕竟是说在这么多的高手的指导  之下 ,有很多我还需要更多的去体会 ,诗歌就是当时的那种  心情和那种境遇的一种体现。给他写出来之后 ,是一种情感  的流露在这里, 同时我还要感谢三位朗诵家 ,你们声情并茂  的朗诵了我们三个人的诗歌 ,让我们的心声与大家产生了共  鸣, 同时也感谢杨文学老师。杨文学老师是好多年前, 我们  蒙阴有一个县委书记叫刘宗元, 刘宗元书记也是我的贵人 , 对我也有知遇之恩 ,那个时候的杨文学老师我们就熟 ,但是  大家没走的这么近, 到了后来偶尔的写一点小众的东西, 自  我满足一下 ,就是说你们看我这个作品比较稚嫩的 ,基本上  都是在爱情的胡同里奔跑 ,有时候撞的头破血流 ,但是自得  其乐。杨文学老师那个意思 ,就是你自己与其把它都放在手机里或者笔记本上, 不如整理出来, 让大家也同时给你分享  快乐, 分担忧愁, 然后一并学习进步 。杨文学老师已经组织  几次修稿, 最终我们诗路思语跟大家见面了。在这里我再一  次感谢今天到场的各位老师、评论家以及杨主席,谢谢大家。

      赵京刚:  感谢各位领导, 感谢各位老师 ,各位朋友 ,在  百忙之中参加诗集研讨会, 并作出了准确点评, 提出了宝贵  意见, 感谢给予的厚望和爱护。我知道与大家的期望和要求  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几天我也自己在总结,因为时间的原因, 我谈几点认识, 第一点, 我首先要感谢我的高中班主任赵元  平老师 ,赵老师是我班主任及老师 ,是他手把手教我怎样写  诗, 同时也是感谢我哥哥赵京伟 ,对我写诗不断鼓励和耐心  的帮助 。我真正写诗歌起步比较晚, 实际上是 2017 年才开  始写稿。当时由于工作调整, 我由前台营销到后台专业负责  贷款审批 ,有了闲暇的时间, 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一些诗, 比  如说普希金的, 莱蒙托夫的, 蒙塔莱的, 海子的, 自己也尝  试着将对生活的感受用诗写出来, 开始怕别人笑话, 我只发  给我老师赵元平、我哥哥, 一直到现在, 我很少对外发送 , 特别是赵老师将写诗的最基本的常识教给我 ,诗的分行 ,诗  的比喻修辞运用, 要含蓄简练, 不要直白, 每一首诗我发给  赵老师他都给予点评 ,有时候我发给他半天没有回音, 我知  道我这首诗写得不好, 我自己又改, 改一遍再发给他 ,还没  有回音, 再发一遍也没有 ,有的甚至改五六遍, 等到赵老师  跟我哥哥发回来 ,指点这个诗的长处短处, 我那时候心情就  非常的快乐和高兴 ,得到他们的认可 ,激励着我要写出更好的诗。第二点, 就是诗歌是有感而发, 抒写内心的不平、痛  苦和高兴, 生活的感悟 ,邢斌老师说写诗实际上是一个隐秘  的心理工作, 我认为也是一个自我心理疗伤的活动。诗歌同  时我认为是有被动写作和主动写作。当你生活中有了感受非  写不可的时候 ,这就和我们平时喝酒、 唱歌、跳舞或者打斗  争吵一样,要发泄自己的情绪。但随着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 我觉得下一步还要主动写作, 要思考生活的意义 ,寻找生活  的方向 ,使人生变得更加美好 。第三点 ,就是谈一下目前无  论这个境界,还有诗歌的内容,还有语言的运用,写作技巧, 整体上说, 我感觉写作水平还是比较低 ,仅仅是站在这个诗  歌大门口 ,综合诗艺水平 ,还需要巨大的提高, 需要付出百  倍的努力和艰辛, 需要深入生活、记录生活, 多读书, 虚心  接受大家的指导和培育, 多参加交流活动, 写出更美好的诗  歌, 回报社会, 回报大家。谢谢大家。也邀请大家到我们故  乡, 我们老家蒙阴去做客。

      主持人:  三位作者的答谢是真诚的 ,也是真挚的 ,他们 带着情感的色彩, 感谢了诸位对他们的赐教, 我相信这次研 讨会是对三位作者文学创作路上的一个加油站 ,我们也希望 赵氏爷仨 ,从此出发, 再攀诗的高峰。接下来, 请于泳主席 对我们这次研讨会, 提出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掌声有请于泳 主席。

      于泳: 冯书记都总结完了, 我就简单说两句, 人生总有 美丽的相遇 ,今天非常高兴, 大家坐在一起, 和临沂大学文 学院和作协的老师们, 特别是有冯书记见证, 共同来探讨,谈诗论道。特别是能高兴的能看到崮乡诗派三位重要诗人出  的集子非常厚重, 非常高兴。然后提一点希望, 三个作者表  现不一样 ,各有特点。我有一个感觉 ,从一个文学朴素的理  解 ,就是文学都是从小我开始的 ,诗歌也是这样的 ,从小我  的去观照自然 ,观照社会 ,观照人生 ,但是从三个人的创作  中也都看到了 ,有时代的印记 ,有个人的印记 ,这也就展示  了诗歌有大我的情怀在里面。从文联这个角度来讲, 也就是  说提一个希望 ,从个人情绪的宣泄, 更好的去转嫁到对家国  情怀的关注 ,更特别对沂蒙精神这种大的情怀的去艺术的表  达 ,这是非常重要的。从小我到大我这种提升 ,从个性到共  性的这种跃升 ,我觉得也是文学也是诗歌发展的一个必然的  趋向。所以说通过这次参加活动,也是一个学习,一个交流, 对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有很大的促进。再提一个希望, 让我们  共同守护好文学的这片净土, 拓展诗歌的天空,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于泳主席的发言 ,各位专家 ,在大家的积 极配合、参与下,《诗路思语》诗集研讨会圆满结束, 我代 表主办方、协办方, 对诸位的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


 

崮峰

— —《诗路思语》 研讨会现场感

赵元平

  

每一个肩上

都扛着一个头颅

每一个头颅

都像一座峰 每座崮峰上

都有一双眼睛 每双眼睛里

炯炯与众不同 听侃侃而谈的

溪水淙淙

把你带入的 却是大海的

火焰翻腾

【责任编辑:育博】

上一篇:“崮乡文化精品,乡土文学力作!”《诗路思语》诗集研讨会举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