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经济网 >> 人物 >> 浏览文章人物频道

“沂蒙六姐妹”冀贞兰

2022-8-12 10:41:57 来源: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 临沂经济网

      冀贞兰,1929年6月25日出生,中共党员,蒙阴县高都镇西高都村人,丈夫公茂春是烟庄村农民。夫妻育有3儿3女。1943年,冀贞兰在西高都村参加妇女识字班。1945年,与烟庄村的公茂春结婚。丈夫公茂春在村里不仅种地,还在家里干织布匠,所以受其影响,冀贞兰眼明心细,在“六姐妹”中,针线活是做的最好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期间,冀贞兰和其他姐妹一起在后方为部队烙煎饼、做军鞋。帮着姐妹们打壳子、弄帮子、纺线拧麻绳。鞋面布料不够,她带头捐布,把丈夫做织布匠赚的布头,都捐了出来。她也曾把自己正穿着的,才洗了一次水的衣服大襟撕下来做了鞋面布。1947年下半年,国民党占据蒙阴大部,冀贞兰等积极分子跟随部队转移,老家年仅两岁的大儿子得了病,没有得到好好照顾与医治,最终天折。解放后,由于身体原因,没有出来工作。2009年9月18日因病去世。

1659857456d2102b63200e8d4f.jpg

永葆艰苦朴素本色

      六姐妹中,冀贞兰是个不爱多说话的姑娘,但她眼明心细,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在孟良崮战役期间,她经常帮着姐妹们打壳子、弄鞋帮、纺线捻绳。夜深了,她还坐在昏暗的油灯下纳鞋底。一只鞋底八层浆的布至少要纳120行,一行要过30多针,每针都要经过锥眼、穿针、走线、拉紧等四五道工序。是个很枯燥的活儿,但冀贞兰一针一线都一丝不苟。

      纳完了鞋底,要纳鞋帮了,冀贞兰又犯了难。鞋面布不够了,怎么办?她翻了针线筐,又翻橱子,犄角旮旯找了个遍,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布料。她一咬牙,便把自己正穿着的衣服大襟撕下来做了鞋面布。这件衣服,是她结婚时候的嫁妆,一直没舍得穿,才洗过一水。

      这时,冀贞兰又想起了村里最穷的杨化彩,杨化彩和四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家里一贫如洗。到她家分派做军鞋任务时,虽然杨化彩没有作声,但看她紧缩的眉头和那空徒四壁的破草房,怎么能不作难呢?于是,冀贞兰就拿着剥下的那一块衣襟直奔杨家。

      杨家的灯亮着,冀贞兰悄悄地扒着窗棂向里一看,只见杨化彩正在用牙咬着撕自己的衣服大襟,冀贞兰知道,这是杨化彩唯一的一件褂子,她赶紧进屋制止了杨化彩,把自己撕下来的大襟布塞给了她。

      第二天下午交鞋时,杨化彩第一个交来了四双军鞋。她四岁的儿子抱着军鞋,穿着盖不住肚脐的小褂,依偎在妈妈身旁,许久不愿把鞋放下。村里的人都知道,这孩子长这么大,还没穿过一双鞋哩。

      过惯了苦日子的冀贞兰从不乱花钱,生活异常俭朴。晚年坚持自己做饭,每天三顿吃煎饼。她的儿子公丕合介绍,1994年,县里领着“六姐妹”上北京时,母亲是用一个小提包带着黄灿灿玉米面的煎饼和腌的发黑的咸菜去的,她说:能去北京,已经给县里添了不少麻烦,也花了不少钱,咱能省一分是一分啊。(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邓灵蕊)

【责任编辑:育博】

上一篇:尹志林:一个人的红色行走,缅怀革命先烈,探寻红色故事
下一篇:“沂蒙六姐妹”伊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