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经济网 >> 人物 >> 浏览文章人物频道

尹志林:一个人的“红色”寻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和汉斯·希伯纪念碑

2022-8-23 21:28:43 来源:临沂经济网 临沂经济网

      编者按:缅怀革命先烈,探寻红色故事,这是来自沂蒙的普通市民尹志林一个人的红色寻访与纪行。

      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厚重的百年党史历程被深情回溯,可歌可泣的党史故事激动人心,真理的光芒照耀着百年历程也照亮无限的未来,中国人民从其中汲取历史的营养,也见证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使命——这一切,深深影响和触动着尹志林。

      作为接受着沂蒙大地红色文化哺育的孩子,作为被沂蒙精神滋养而成长起来的沂蒙人,尹志林时刻被鼓舞、被塑造、被激发,于是,在2021年建党百年的伟大历史时刻,作为普通沂蒙人的尹志林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走遍全国各地,探访红色革命圣地,自费拍摄和讲述红色故事,并以文字形式简述惊心动魄的历史过往,尽己所能弘扬沂蒙精神,展现我党创建和发展的艰难光辉历程,以史为鉴、以史为镜,知史爱国、知史爱民。

      伟大的历史需要被记录和诉说,伟大的精神需要被传承与弘扬。

      尹志林,一个人的红色寻访,沂蒙精神的光辉照耀...“

缅怀革命先烈 探寻红色故事”系列第五站

——卓越的将领罗炳辉年谱

      毛泽东主席评价罗炳辉:“正派耿直”,“在滇军中是革命的”,“战争经验丰富,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的战士……

      走进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我要给大家讲述的是我党、我军卓越的革命家、军事家、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的原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罗炳辉将军的故事。

信念永恒,时间永志。

      就让我们按照年谱,展开和叙述罗炳辉将军革命的一生——

      1897年12月22日,罗炳辉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汉族贫苦家庭,一家人过着艰苦的生活,长期受土霸乡绅的压迫,让他从小就树立了打倒土豪恶霸的人生目标。

      1915年,罗炳辉加入滇军,先后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北伐战争,因作战勇敢升任营长。

      1929年4月,罗炳辉任江西吉安靖卫大队长,并于7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即,罗炳辉遵照党的指导,指挥了以吉安为中心的赣西数县武装起义。随后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江西独立第五团团长。之后,他同红军将士一道打下了万安,转战湘赣,为赣西革命根据地扩大和巩固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0年长汀会议后,罗炳辉历任红十二军的代理军长、军长,后又被任命为红九军团军团长。

      1934年,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罗炳辉率红九军团担任后卫。期间,他带领部队抢渡湘江、攻克天全,进入西南凉山彝区,并克服重重围追堵截,胜利到达了陕北,与主力红军胜利会师。

      1938年底,罗炳辉奔赴华中抗日前线,到新四军任第一支队副司令员,与陈毅司令员并肩战斗,打击日军。

      1939年5月,随叶挺军长北渡长江。7月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五支队司令员,他率部与日伪顽军同时作战,创建了纵横200余里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1941年皖南事变后,罗炳辉先后任新四军二师副师长、师长。罗炳辉将军十分关心群众疾苦,生活上同战士一样,从不特殊。由于多年艰苦的战斗,罗炳辉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等疾病,但他仍在病痛中坚持指挥战斗。   

      当抗战胜利的消息传遍全中国的时候,罗炳辉因高血压而处于昏迷状态。当第二天神志清醒时,便接到朱德总司令的命令,他立即坐担架去敌后城市受降,并指挥部队对拒绝投降的日伪军进行围攻、消灭,收复了大片城市。

      1946年4月,罗炳辉被任命为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6月9日,在罗炳辉的指挥下,新四军向盘踞枣庄的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全歼守敌,解放枣庄,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场胜仗。1946年6月21日,罗炳辉在回临沂路过兰陵镇时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49岁的他,永远地离开了他战斗的岗位和未竟的事业……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1989年,罗炳辉的老家云南省彝良县派出专人到全国各地收集罗炳辉将军生平事迹的资料、图片。在县城建成罗炳辉事迹陈列馆(又称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并向社会开放。

      2005年11月,彝良罗炳辉陈列馆(又称罗炳辉将军纪念馆)被中宣部确定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年免费向社会各界开放。

      2009年9月10日,罗炳辉被中宣部、中组部等11家单位,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微信图片_20220823212658.jpg

作者在罗炳辉将军纪念馆敬献鲜花

“缅怀革命先烈 探寻红色故事”系列第六站

——特殊的抗日英烈

      为什么说他特殊?因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国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主义战士,他的名字叫汉斯·希伯。因为很早之前就向往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古老中国,所以他对当时中国的时势也十分关心、牵挂。

      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汉斯·希伯的塑像是用汉白玉雕琢而成的,因为他当时的身份是太平洋学会的一名记者,所以他手里拿着钢笔和笔记本。

      汉斯·希伯,1897年6月13日生于克拉科夫,原属奥地利,现属波兰。后在德国上大学并加入了德国共产党,他通晓英、德、俄、波兰和中国五国文字。

      他在莱比锡等地多家报社工作,并以笔名海因兹·.莫勒在德国、英国、美国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并去过苏联,见过列宁和斯大林。汉斯·希伯曾多次到过中国,并在多个国家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和远东问题的文章,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政治理论家。

      “七·七”事变后,为报道和支持中国的抗日斗争,1938年春,经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希伯来到了延安,受到了毛主席接见并亲切会谈、合影。

      1939年二三月份,他又到了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进行采访,会见他的是周恩来和叶挺将军等新四军领导。

      为了向世界人民报道八路军在山东敌后英勇抗战的事迹,希伯于1941年9月12日,在沿途新四军、八路军和老百姓的护送下,由苏北到达了沂蒙抗日根据地滨海区临沭县朱樊村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驻地。为了方便希伯采访,罗荣桓把自己的一匹枣红马送给了他。希伯坚辞不受,并且毅然脱掉皮鞋,换上鲁南特有的铲鞋,穿上八路军的灰棉布军服,佩带短枪,同大家一起爬山越岭,徒步行进,与普通战士打成一片。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愿意与他接近,把他亲切地称为“外国八路”。

      汉斯·希伯与罗荣桓、朱瑞、黎玉等同志会面并采访,获得大量资料,先后写出了通讯《在日寇占领区的旅行》和《八路军在山东》《为收复山东而斗争》两篇长篇报道。

      1941年11月初,日寇纠集了5万余众,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规模空前的残酷大扫荡,部队首长考虑他的安全,曾几次决定护送他到安全地带去,都被他谢绝。

      11月5日,希伯参加了“留田突围”后,激动的写下了《无声的战斗》一文,报道了这次突围的惊险,赞扬了罗荣桓高超的指挥艺术,发表在115师政治部主办的《战士报》上。

      11月30日晨,希伯所在的部队在大青山与敌人遭遇,日军一个混成旅将我部队重重包围,当时我方仅有一一五师一个连,其余都是山东省战工会的干部和抗大一分校的学生们,还有一些地方干部和民兵。我指战员和蒙山独立支队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战斗,希伯也和大家一样,英勇顽强地持枪射击敌人,战争何其残酷无情!他不幸在大青山的五道沟中弹倒下,永远没能在站起来,最终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44岁。战斗结束后,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了希伯弹痕累累的遗体。山东军民以隆重的葬礼将希伯的遗体安葬在他牺牲的地方。

      1942年,山东军民为了纪念汉斯·希伯这种英勇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专门为他建立了一座白色圆锥形纪念碑,碑上刻着罗荣桓等题写的“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的题词。

      他不畏强暴、勇于牺牲的国际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缅怀。

      “奔走欧亚,血染沂蒙。”这当是对汉斯·希伯短暂而珍贵的一生的精辟评价。(文/尹志林)

      作者简介:

      尹志林,山东青岛人,现任临沂市拳击协会会长、 临沂市泰拳搏击协会会长等职务,曾获山东省拳击锦标赛冠军,担任过临沂市公安局特警防暴支队搏击教练。2021年3月份开始,历经艰辛撰写100多集红色故事脚本,经地方党史部门审核后,自费拍摄的20多集《弘扬沂蒙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视频,被新华网、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和报道,阅读量超千万人次。

【责任编辑:育博】

上一篇:“沂蒙六姐妹”杨桂英
下一篇:尹志林:一个人的“红色”寻访——追忆粟裕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