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经济网 >> 文旅 >> 浏览文章文旅频道

新桥春会,慰籍你的乡愁,带你回忆老时光

2020-5-3 7:55:10 来源:临沂经济网 临沂经济网

      四月初八,是临沂市兰山区新桥一年一度的春会。

                 image002.jpg      

           在山东,或者整个北方地区,很多乡镇驻地或者村落都有定期的贸易日叫“集”,一般五天一个集日。赶去集市囤物换物、买卖交易,叫“赶集”。

image007 (2).jpg

  赶集其实早在汉朝初期就开始萌芽,当时人们去集市上交易的时间不固定,所以会出现一些好的农产品遇不上真正需要的人,而自己辛苦种出来或者手工做出来的优质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真正需要的人又可能花了钱还买不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有了固定的日期和场所,就出现了“集”,有许多人赶远路去做些小买卖,更多的人赶着去购买些农副产品和生活必需品。

image009 (2).jpg

  除了五天一个的集日,一年当中还有一个或者两个规模更大一些的定期集会叫“会”。赶集一般都是附近几个村庄的人赶来购物,而赶会则是周围更多的村庄的更多的人赶来购物或者串亲戚,“会”在当地,是一种民间风俗,更是一年一度的重大民俗活动。

image010.jpg

  在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赶会”的描写:《歧路灯》第三回:“若逢晴朗天气,这些城里乡间,公子王孙,农父野老,贫的、富的、俊的、丑的,都来赶会。”

image004.jpg

  刘真 写的《春大姐》:“﹝ 玉春 ﹞穿上用明华给他的丝线绣的花鞋赶会来了。”

image012.jpg

  有些地方的“会”,只有一天,有些地方则会持续3天左右(这两句话中有两个会,不知道你会不会理解)。


  赶会的场所,一般选择地势平坦、面积较大的地方,适合较大规模的人员和货物流通,名曰“集场子”。

image015 (2).jpg


image016.jpg

  相传,神农时代“日中为市”,太阳升至中天进行集市,互通有无,做好交易就散伙。后来,农业、手工业有了发展,商业随之繁荣,出现了固定的交易场所,地点常固定在交通要道或衙门附近。南北朝时,崇尚佛法,大兴庙宇,于是活佛升天或菩萨诞辰之类盛会应运而生,游客纷至沓来,商人见有利可图,便来庙前设摊,兜售生意,这就是以寺庙为中心进行交易活动的庙会的由来。

image018.jpg

  农村的“会”和庙会差不多,只是地点不同。“会”一方面是为百姓提供一个互通有无的场所,另一方面也是为亲朋好友联络感情提供机会。在这一天,人们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地于集会上逛一逛,吃点小吃,多数“赶会”人的目的不在于买什么,而在于“逛”,在于看热闹。


  说起“会”的最大的特点,其实就是热闹,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卖的东西杂七杂八、应有尽有,但相对来说,都比较低档。


  在八十年代以前,“会”驻地的人会提前一天邀请亲戚住在家里,第二天一起去“赶会”。如果家里有定亲但未婚的准媳妇,婆家则一定提前一天或者几天,专门“叫”(邀请)来赶会,显示婆家对媳妇的重视。


  一般,头一天的晚上就有人先画地为摊了,占据下有利地势,第二天早早地把摊位支在画好地上,这个也有专门的说法,叫“护地方”或者“护摊”。一个“占”字,几块砖头,就成了自己的地盘。“会”也一般从天明一直持续到天黑。

image028.jpg

  新桥的会一年有两次,四月初八的春会和十月初九的秋会。


  老一辈的人唱过一首民歌:“从春到秋一整年,腌上了咸菜忙棉衣。杂花子粮食装二斗,一心要赶石桥(新桥以前叫石桥)集。集上先把粮食卖,卖了粮食置买东西。杈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这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时期,新桥春会和秋会的特点。


  春会一般是指,麦收前,以锨、耙、扫帚等农具交易为主,秋会是秋收后,以牛马驴骡等大牲畜交易为主,在古代,甚至还有奴婢、老婆、孩子的买卖。因为都和农忙有关,到会上进行交易的时机很关键、很要紧,所以前面加了个“赶”字,既是赶赴、也是赶紧的意思。


  现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集”和“会”都是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其热闹的场面,和农村特有的民俗活动,依然令人神往,让人不能忘怀。


  走,赶会去。牧歌老师带你寻乡愁、品美食、看热闹……


  卖棉花糖的。↓

image039.jpg

         修钟表的。↓

image040.jpg

  弹子Dubo。↓

image041.jpg

         卖旱烟叶的。↓

image042.jpg

         卖花的。如果不是32度的大太阳晒得脖子皮疼,我能在这几个摊子前蹲两个小时。↓

image043.jpg

          卖兔子的。↓

image046.jpg

  乡土气息浓厚的家具摊。↓

image048.jpg

  剃头,古时候七十二行之一的行当。2元一个头,3元可包括净面。↓


image050.jpg

          稻、黍、稷、麦、菽……各种小杂粱。↓

image053.jpg

         翻滚着白汤的羊肉汤,和切着羊杂的老板娘。↓

image055.jpg

  打火烧。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不叫饼而是叫火烧,有带肉的有不带肉的,只有烙这个饼的时候叫做“打”而不是叫烙、煎、焗。↓

image056.jpg

  会上最大的娱乐活动应该就是套圈了吧。↓

image057.jpg

  刺耳的喇叭声里一定在叫喊着:天下美食!人间美味。欢迎品尝长沙火宫殿臭豆腐。毛主席亲笔提名的臭豆腐。湖南省委招待外宾的金牌小吃。闻起来臭,吃起来香,香飘千里,一臭万年,去过长沙的朋友都知道,不吃长沙臭豆腐,终身遗憾,今天不用去长沙就能吃到正宗长沙火宫殿臭豆腐。不容错过的长沙臭豆腐,赶紧来尝尝吧!↓

image058.jpg

  还有这个全场一元的叫卖:随你挑随你捡,全场都是一块钱。一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一块钱你买不了上当,真正的物有所值。

image060.jpg

  很多书店在“拆迁”。↓

image061.jpg

  在热闹的会上,出现了一股清流。修鞋的老先生在繁华尘世,静坐一隅,读着他喜欢的书。↓

image062.jpg

  地瓜干。↓

 image063.jpg

         开锁配钥匙。↓

image064.jpg

  卖古董的。这个地方我停留的时间会稍微长一些,但不会轻易的下手买。↓

image065.jpg

  “大雁屎”,现拉现吃。想吃粗的拉粗的,想吃细的拉细的,想吃长的拉长的,想吃短的拉短的。(想笑场)

image066.jpg

  苏轼的词《定风波》 中描写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就是蓑衣和斗笠。↓

image069.jpg


image070.jpg

  本想戴这个斗笠,照张相留个影,结果我的小伙伴给我拍成了这样(只有脖子),我的头呢?!我的斗笠呢?!还我头!↓(文:临沂新桥中学杨晓欢)

 【责任编辑:育博】


上一篇:紧急预告!临沂国际影视城大型古装马战实景剧五一假期倾情上演!真人、真马、真刺激!
下一篇:小巧玲珑多娇艳 郯城老鹳草花静静开